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dǎng

ㄉㄤˇ

部首 言

部外 10

總筆畫 12

繁體 讜

讜 譡 𧭢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C20

左右結構

452434525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ipq

ivfbu

skjr

39712

拼音 dǎng

注音 ㄉㄤˇ

部首 言 部外 10總筆劃 12

基本區 8C20筆順 452434525135

標

谠 基本解釋

● 讜

(讜)

dǎng ㄉㄤˇ


  1. 正直的(言論):~議。~論。~言。~辭。

英語 counsel, advice; speak out

法語 (d'un propos)​ droit,honnête,conseil,avis

【漢典】

谠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讜

讜 dǎng

形

(1) (形聲。從言,黨聲。本義:正直) 同本義 [straightforward]

吾久不見班生,今日復聞讜言。——《漢書·敘傳》

(2) 又如:讜言(正直美善的言論);讜直(正直。亦指正直的人);讜論(正直美善的議論)

常用詞組


讜辭讜議
【漢典】
【酉集上】【言】 讜·康熙筆画:27 ·部外筆画:20

↳讜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谠」字頭,请參考「讜」字。)
【酉集上】【言】 讜·康熙筆画:27 ·部外筆画:20

【唐韻】多朗切【集韻】【韻會】底朗切【正韻】多曩切,𠀤音黨。【說文】直言也。【玉篇】善言也。【前漢·班固敘傳】吾久不見班生,今日復聞讜言。【魏志·王修傳】忠讜不昭於時。

又人名。【後漢·儒林傳】太守黃讜。

又通作黨。【荀子·非相篇】博而黨正,是士君子之辯也。【註】黨與讜同。謂直言也。

又【集韻】【正韻】𠀤丁浪切,黨去聲。言中理也。或作譡。

又【集韻】【類篇】𠀤他浪切,音儻。美言也。

【漢典】
【卷三】【言】

讜 《說文解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直言也。从言黨聲。多朖切

【漢典】

谠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ɑŋ˨˩˦

粤语 dong2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谠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讜」。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讜」 說文‧言部「讜」 「谠」「谠」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讜
譡
𧭢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攩(dang3)
    2. 當(dang3)
    3. 讜(dang3)
    4. 灙(dang3)
    5. 䣊(dang3)
    6. 䣣(dang3)
    7. 欓(dang3)
    8. 擋(dang3)
    9. 挡(dang3)
    10. 譡(dang3)
    11. 黨(dang3)
    12. 党(dang3)
同部首
    1. 诫
    2. 䜦
    3. 诏
    4. 读
    5. 䜣
    6. 课
    7. 谉
    8. 话
    9. 诜
    10. 诌
    11. 诺
    12. 谑
同筆畫
    1. 颍
    2. 铼
    3. 疏
    4. 粧
    5. 䣯
    6. 訶
    7. 跎
    8. 湲
    9. 湏
    10. 颋
    11. 焬
    12. 軨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