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zōu

ㄗㄡ

部首 言

部外 8

總筆畫 10

繁體 諏

諏 𧩞 𧩻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BF9

左右结构

45122111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bcy

ivsje

scxs

37740

拼音 zōu

注音 ㄗㄡ

部首 言 部外 8總筆劃 10

統一碼 8BF9筆順 4512211154

標

诹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諏

(諏)

zōu ㄗㄡˉ

     ◎ 在一起商量事情,詢問:~吉(商訂好日子)。諮~。~訪。

英語 consult, confer; select, choose

德語 auswählen, küren

法語 choisir,consulter

© 漢典

诹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諏

諏 zōu

〈動〉

(1) (形聲。從言,取聲。本義:諮詢;詢問)

(2) 同本義(徵求關於祭祀、征伐或行政管理方面的意見) [seek advice from;consult with]

諏,聚謀也。——《說文》

諏,謀也。——《爾雅》

周爰諮諏。——《詩·小雅·皇皇者華》

諮事爲諏。——《左傳·襄公四年》

諮才爲諏。——《國語·魯語》

以諮諏善道。——諸葛亮《出師表》

(3) 又如:諏訪(諮詢);諏諮(詢問);諏詢(諮詢)

(4) 挑選 [pick]

特牲饋食之禮,不諏日。——《儀禮》

(5) 又如:諏日(諏吉。選擇吉日)

(6) 商議 [discuss;exchange views on]

預柬凡十有八人,德棻爲先進,故類例多所諏定。——《新唐書》

(7) 又如:諏治(商議治理);諏度(商議斟酌);諏謀(謀議;商議)

© 漢典
【酉集上】【言】 諏·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諏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诹”字頭,請參考“諏”字。)
【酉集上】【言】 諏·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唐韻】子于切【集韻】【韻會】遵須切,𠀤音㖩。【說文】聚謀也。【爾雅·釋詁】謀也。【玉篇】問政事也。【詩·小雅】周爰咨諏。【左傳·襄四年】咨事爲諏。【儀禮·特牲饋食禮】不諏日。

又星名。【禮·月令·鄭註】孟春者,日月會于諏訾,而斗建寅之辰也。諏本又作娵。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將侯切,音陬。

又【集韻】房尤切,音浮。義𠀤同。 【類篇】或作𧩻。【說文長箋】亦作𧩞。

© 漢典
【卷三】【言】

諏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诹”字頭,請參考“諏”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聚謀也。从言取聲。子于切

『說文解字注』
聚謀也。左傳。咨事爲諏。魯語作咨才。韋曰。才當爲事。按釋詁。諏、謀也。許於取聲别之曰聚謀。儀禮今文假詛爲諏。大玄作?从言。取聲。子于切。古音在四部。
© 漢典

诹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ou˥

粤语 zau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诹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諏」。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諏」 說文‧言部「諏」 「诹」「诹」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諏
𧩞
𧩻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箃(zou1)
    2. 黀(zou1)
    3. 齱(zou1)
    4. 掫(zou1)
    5. 郰(zou1)
    6. 陬(zou1)
    7. 騶(zou1)
    8. 鄹(zou1)
    9. 棷(zou1)
    10. 齺(zou1)
    11. 棸(zou1)
    12. 驺(zou1)
同部首
    1. 诧
    2. 诣
    3. 语
    4. 谌
    5. 讻
    6. 诱
    7. 诉
    8. 诶
    9. 谆
    10. 训
    11. 话
    12. 认
同筆畫
    1. 𠖍
    2. 帯
    3. 𠊊
    4. 烅
    5. 㸸
    6. 根
    7. 㳾
    8. 脡
    9. 涨
    10. 莄
    11. 䍩
    12. 晐
初中古詩詞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三国·诸葛亮 《出师表》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