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qiào

ㄑㄧㄠˋ

部首 言

部外 7

總筆畫 9

繁體 誚

誚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BEE

左右结构

45243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ieg

ivfb

skq

39727

拼音 qiào

注音 ㄑㄧㄠˋ

部首 言 部外 7總筆劃 9

統一碼 8BEE筆順 452432511

標

诮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誚

(誚)

qiào ㄑㄧㄠˋ

     ◎ 責備:~讓。譏~。~呵。

英語 criticize, scold, blame, ridicule

德語 beschuldigen, tadeln ,verhöhnen, Gespött (S)

法語 blâmer,ridiculiser

© 漢典

诮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誚

誚 qiào

〈動〉

(1) (形聲。從言,肖聲。《說文》:作“譙”。本義:責備)

(2) 同本義 [blame;censure]

誚,呵也。——《龍龕手鑑》

丈人歸,酒醒而誚其子。——《呂氏春秋·疑似》

(3) 又如:誚責(責備;譴責);誚詰(責問);誚噪(譴責和譏刺);誚讓(責問);誚斥(斥責);誚項(指樊噲在鴻門宴上斥責項羽之事)

(4) 嘲諷 [sneer at]

列壑爭譏,攢峯竦誚。——孔稚圭《北山移文》

(5) 又如:誚謗(譏誚毀謗);譏誚(冷言冷語地譏諷);誚罵(譏笑謾罵);誚諷(譏笑諷刺);誚戲(嘲笑逗樂);誚辱(譏諷侮辱)

詞性變化


◎ 誚

誚 qiào

〈副〉

簡直,完全 [simply]。如:誚然(簡直,依然)

© 漢典
【酉集上】【言】 誚·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誚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诮”字頭,請參考“誚”字。)
【酉集上】【言】 誚·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說文】古文譙字。【書·金滕】王亦未敢誚公。【傳】讓也。【前漢·黥布傳】項王數使使者誚讓召布。【註】誚責也。

© 漢典
【】【】

誚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诮”字頭,請參考“誚”字:)
【】【】
『說文解字注』
古文譙。从肖。周書曰。亦未敢誚公。漢人作譙。壁中作誚。實一字也。金縢文。
© 漢典

诮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ɑu˥˧

粤语 ciu3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诮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誚」。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譙」 三年付臣余令韓譙戈戰國晚期集成11318「誚」 說文古文「誚」 「诮」「诮」
「譙」 說文‧言部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誚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㚁(qiao4)
    2. 窍(qiao4)
    3. 陗(qiao4)
    4. 噭(qiao4)
    5. 䇌(qiao4)
    6. 髚(qiao4)
    7. 礉(qiao4)
    8. 峭(qiao4)
    9. 嘺(qiao4)
    10. 韒(qiao4)
    11. 鞘(qiao4)
    12. 㪣(qiao4)
同部首
    1. 谵
    2. 评
    3. 谄
    4. 谨
    5. 请
    6. 读
    7. 谳
    8. 诈
    9. 谁
    10. 订
    11. 议
    12. 识
同筆畫
    1. 耑
    2. 茜
    3. 紅
    4. 𠁯
    5. 𠚏
    6. 洅
    7. 狡
    8. 荬
    9. 烃
    10. 㺽
    11. 挌
    12. 恲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