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jù

ㄐㄩˋ

部首 言

部外 4

總筆畫 6

繁體 詎

詎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BB5

左右结构

4515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ang

ivss

shx

31717

拼音 jù

注音 ㄐㄩˋ

部首 言 部外 4總筆劃 6

統一碼 8BB5筆順 451515

標

讵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詎

(詎)

jù ㄐㄩˋ

     ◎ 豈,怎:~料。~知。

英語 an interjection used express surprise

法語 comment?

© 漢典

讵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詎

詎 jù

〈副〉

(1) 豈,難道 [Does it mean…?]——用於表示反問。如:詎料(哪能料想到;不料);詎意(同“詎料”);詎可(豈可);詎能(豈能);詎敢(豈敢)

(2) 無;非;不 [no;not]。如:詎幾(無多)

(3) 曾 [denoting a certain state that existed in thepast]

爾祭詎幾時,朔望忽復盡。——晉· 潘岳《悼亡詩》

(4) 不料,哪知 [unexpectedly]。如:詎奈(叵奈;無奈)

詞性變化


◎ 詎

詎 jù

<連>

如果 [if]

詎非聖人必偏而後可。——《國語》

© 漢典
【酉集上】【言】 詎·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詎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讵”字頭,請參考“詎”字。)
【酉集上】【言】 詎·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唐韻】其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𠀤音巨。【說文】詎,猶豈也。【莊子·大宗師】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後漢·光武紀】天下詎可知而閉長者乎。【宋書·沈約自序】若馳一介,四方詎不響應。

又【玉篇】止也,至也,格也。

又通作巨。【前漢·高帝紀】沛公不先破關中兵,公巨能入乎。【師古註】巨,讀曰詎,猶豈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其據切,巨去聲。義同。

又【字林】未知詞也。 【正字通】《讀書通》詎通作渠、鉅、遽,𠀤非。

© 漢典
【卷三】【言】

詎 《说文解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詎犹豈也。从言巨聲。其吕切

© 漢典

讵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y˥˧

粤语 geoi6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讵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詎」。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詎」 說文‧言部「詎」 「讵」「讵」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詎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岠(ju4)
    2. 壉(ju4)
    3. 豦(ju4)
    4. 飓(ju4)
    5. 秬(ju4)
    6. 锯(ju4)
    7. 䀠(ju4)
    8. 踞(ju4)
    9. 躆(ju4)
    10. 距(ju4)
    11. 䆽(ju4)
    12. 鐻(ju4)
同部首
    1. 计
    2. 诊
    3. 谒
    4. 谅
    5. 谂
    6. 谏
    7. 谵
    8. 谣
    9. 话
    10. 记
    11. 谬
    12. 请
同筆畫
    1. 芆
    2. 䢋
    3. 凫
    4. 㕜
    5. 邬
    6. 诀
    7. 阴
    8. 彶
    9. 汓
    10. 氽
    11. 钇
    12. 㐼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