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ěi

ㄌㄟˇ

部首 言

部外 15

總筆畫 22

誄 𧫖 𧬀 𧮢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B84

左右结构

4111251251212512125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lll

yrwww

skkk

06660

拼音 lěi

注音 ㄌㄟˇ

部首 言 部外 15總筆劃 22

統一碼 8B84筆順 4111251251212512125121

讄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讄

lěi ㄌㄟˇ

  1. 古同“誄”,哀悼死者的文章。
  2. 古人行善積德,以求神佛保佑、降福。
© 漢典
【酉集上】【言】 讄·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5

讄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讄·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5

【唐韻】力軌切【集韻】【韻會】魯水切,𠀤音壘。【說文】禱也。累功德以求福。引論語,讄曰:禱爾于上下神祇。今本作誄。

又【字彙】古者卿大夫歿,則君命有司累其功德,爲文以哀之,曰讄。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太子右監門率府卒士讄。 【集韻】與誄通。或作𧫖𧮢𧬀。

© 漢典
【卷三】【言】

讄 《说文解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禱也。累功德以求福。《論語》云:“讄曰:‘禱尔于上下神祇。’”从言,纍省聲。𧮢,或不省。力軌切

『說文解字注』

(讄)禱也。絫功德㠯求福也。讄絫雙聲。按讄施於生者以求福。誄施於死者以作謚。論語之讄曰。字當從畾。毛傳曰。桑紀、能誄。字當從耒。周禮六辭。鄭司農注二字巳不分矣。論語云。讄曰。禱尒于上下神祇。述而篇文。从言。畾聲。按本書無畾字。靁從雨象形作此。凡曰從畾聲者、皆從靁省聲也。力軌切。十五部。


(𧮢)讄或从纍。諭語釋文或云作𧮢。

© 漢典

讄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ei˨˩˦ 日语读音 INORU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旨韻 上聲 壘小韻 力軌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灰部 ;王力系统:來母 微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讄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讄」 說文‧言部「讄」
「𧮢」 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誄
𧫖
𧬀
𧮢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㒦(lei3)
    2. 儡(lei3)
    3. 瘣(lei3)
    4. 鑸(lei3)
    5. 矋(lei3)
    6. 蕌(lei3)
    7. 藟(lei3)
    8. 㙼(lei3)
    9. 礨(lei3)
    10. 㵽(lei3)
    11. 絫(lei3)
    12. 洡(lei3)
同部首
    1. 譚
    2. 䚲
    3. 訙
    4. 詩
    5. 説
    6. 諔
    7. 䛩
    8. 誰
    9. 訳
    10. 謰
    11. 計
    12. 訕
同筆畫
    1. 鷜
    2. 鰵
    3. 顫
    4. 灗
    5. 䲈
    6. 蠥
    7. 鬻
    8. 鰾
    9. 驚
    10. 䯤
    11. 䱾
    12. 鷞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