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ǎng

ㄉㄤˇ

部首 言

部外 13

總筆畫 20

讜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B61

左右結構

41112512434525125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ipl

yrfbw

skjk

09666

拼音 dǎng

注音 ㄉㄤˇ

部首 言 部外 13總筆劃 20

基本區 8B61筆順 41112512434525125121

譡 基本解釋

● 譡

dǎng ㄉㄤˇ


  1. 同「讜」。
【漢典】
【酉集上】【言】 譡·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3

譡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譡·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3

【集韻】同讜。

又人名。【宋史·宗室表】贈朝散郞令譡。

又【集韻】都郞切,音當。忠言也。

【漢典】

譡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ɑŋ˨˩˦

客家话 [梅县腔] dong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譡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讜」。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讜」 說文‧言部「譡」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讜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當(dang3)
    2. 挡(dang3)
    3. 欓(dang3)
    4. 讜(dang3)
    5. 䣣(dang3)
    6. 䣊(dang3)
    7. 党(dang3)
    8. 谠(dang3)
    9. 黨(dang3)
    10. 灙(dang3)
    11. 攩(dang3)
    12. 擋(dang3)
同部首
    1. 訹
    2. 讑
    3. 謞
    4. 誧
    5. 譭
    6. 訓
    7. 識
    8. 訧
    9. 計
    10. 誫
    11. 識
    12. 䛢
同筆畫
    1. 鐢
    2. 巃
    3. 䯢
    4. 㡨
    5. 䭕
    6. 蠑
    7. 䴾
    8. 鰌
    9. 鳝
    10. 臚
    11. 鏼
    12. 㰓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