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ū

ㄐㄩ

部首 言

部外 8

總筆畫 15

𥷚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ACA

左右结构

41112513543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qoy

yrpfd

sruf

07620

拼音 jū

注音 ㄐㄩ

部首 言 部外 8總筆劃 15

統一碼 8ACA筆順 411125135431234

諊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諊

jū ㄐㄩˉ

 ◎ 古同“鞫”,審訊(罪人)。

英語 to make a judicial investigation

© 漢典
【酉集上】【言】 諊·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諊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諊·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廣韻】【集韻】𠀤居六切,音菊。【說文】窮理罪人也。本作𥶶。【集韻】與鞫同。

© 漢典
【卷十】【幸】

𥷚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諊”字頭,請參考“𥷚”字:)
【卷十】【幸】
『說文解字』

窮理罪人也。从幸从人从言,竹聲。𥱩,或省言。居六切文七 重一 

『說文解字注』

(𥷚)竆治辠人也。治,各本作理,唐人所改也。今依篇、韵正。辠,各本作罪,今依廣韵正。文王世子注曰:讀書論法曰鞠。正義云:讀書,讀囚人之所犯罪狀之書。用法,謂以法律平斷其罪。周禮小司寇:讀書用法。先鄭云:如今讀鞫巳乃論之。漢書功臣侯表:坐鞠獄不實。如淳云:鞠者,以其辭決罪也。張湯傳:訊鞫論報。張晏云:鞫,一吏爲讀狀論其報行也。㓝法志:遣廷史與郡鞫獄。如淳云:以囚辭決獄爲鞫,謂疑獄也。按鞫者,俗𥷚字,譌作鞠。古言鞫,今言供,語之轉也。今法具犯人口供於前,具勘語擬罪於後,卽周之讀書用法、漢之以辭決罪也。鞫與竆一語之轉。故以竆治罪人釋鞫。引申爲凡竆之偁。谷風、南山、小弁傳曰:竆也。公劉傳曰:究也。節南山傳曰:盈也。究、盈亦窹之意。蓼莪傳曰:養也。養與竆相反而成,如亂可訓治,徂可訓存,苦可訓快。若采芑傳曰:鞫,告也。此則謂鞫卽告之叚借字。文王世子:告於甸人。亦是叚告爲鞫也。从㚔人言。會意。㚔人言者,犯罪人之言也。竹聲。居六切。三部。按此字隷作鞫,經典從之。俗多改爲鞠,大誤。


(𥱩)或省言。文七 重一此部八篆俗寫皆改𢆎爲㚔。

© 漢典

諊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y˥ 日语读音 SHIRABIRU

客家话 [海陆腔] kiuk7 [客英字典] kiuk7 [台湾四县腔] kiuk7 [梅县腔] kiuk7粤语 guk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諊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異體字
𥷚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掬(ju1)
    2. 居(ju1)
    3. 駒(ju1)
    4. 疽(ju1)
    5. 鋸(ju1)
    6. 琚(ju1)
    7. 裾(ju1)
    8. 毩(ju1)
    9. 揟(ju1)
    10. 眗(ju1)
    11. 檋(ju1)
    12. 毱(ju1)
同部首
    1. 讑
    2. 謢
    3. 訜
    4. 讛
    5. 讖
    6. 䛂
    7. 諲
    8. 䛙
    9. 諣
    10. 諫
    11. 䜅
    12. 誄
同筆畫
    1. 䵺
    2. 䝞
    3. 㾲
    4. 儃
    5. 䠅
    6. 㒕
    7. 蕒
    8. 谵
    9. 䁚
    10. 䠁
    11. 衜
    12. 鋪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