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調和鼎鼐

拼音 tiáo hé dǐng nài

注音 ㄊㄧㄠˊ ㄏㄜˊ ㄉㄧㄥˇ ㄣㄞˋ

調和鼎鼐 詞語解釋

解釋
1.調和五味。喻指宰相治理天下。
-----------------
國語辭典
調和鼎鼐tiáo hé dǐng nàiㄊㄧㄠˊ ㄏㄜˊ ㄉㄧㄥˇ ㄋㄞˋ
  1. 鼎、鼐,古代烹調器。調和鼎鼐指處理國家大事,就如同在鼎鼐中調味。多用以指宰相的職責。宋.歐陽修〈又回富相公謝書〉:「三接之際,群心以安。出納樞機,雖為於要任,調和鼎鼐,當正於鴻鈞。始塞輿談,實非私論。」明.徐元《八義記.第一三齣》:「趙盾身為正卿,調和鼎鼐,燮理陰陽。」也作「鼎鼐調和」。

© 漢典

調和鼎鼐 成語解釋

【解釋】鼎: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三足兩耳;鼐:大鼎。於鼎鼐中調味。比喻處理國家大事。多指宰相職責。

【出處】《舊唐書·裴度傳》:“果聞勿藥之喜,更喜調鼎之功。”

【示例】司徒,你怎生立一人之下,坐萬人之上,~,燮理陰陽。(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二折)

© 漢典

調和鼎鼐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調和鼎鼐

  • 鼎:古代烹調食物的器具,三足兩耳;鼐:大鼎。於鼎鼐中調味。比喻處理國家大事。多指宰相職責。
  • 【出處】: 《舊唐書·裴度傳》:“果聞勿藥之喜,更喜調鼎之功。”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髫辮
      2. 條分
      3. 迢迢千里
      4. 蜩螗
      5. 條桌
      6. 條兒糖
      7. 忍奈
      8. 毋柰
      9. 俗不可耐
      10. 不寧不耐
      11. 能奈
      12. 何由可耐
    相關詞語
      1. 調陣子
      2. 調心
      3. 調兵
      4. 調料
      5. 調羹鼎
      6. 調理
      7. 字調
      8. 降升調
      9. 朗調
      10. 漢調
      11. 邊調
      12. 五調
      13. 烹飪鼎鼐
      14. 鼎鼐
      15. 姚鼐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