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誅心之論

拼音 zhū xīn zhī lùn

注音 ㄓㄨ ㄒㄧㄣ ㄓ ㄌㄨㄣˋ

誅心之論 詞語解釋

解釋

◎ 誅心之論 zhūxīnzhīlùn

[penetrating criticism;exposure of sb's ulterior motives] 不問其事蹟,只就其動機、用心而加以責備的言論

-----------------
國語辭典
誅心之論zhū xīn zhī lùnㄓㄨ ㄒㄧㄣ ㄓ ㄌㄨㄣˋ
  1. 晉趙盾不討伐弒君的亂臣賊子,而史官記載為趙盾弒君,後世稱此為「誅心之論」。見《左傳.宣公二年》。後指不問罪跡如何,僅就動機用心而加以譴責的言論。亦指深刻的言論或批評。《鏡花緣.第九○回》:「那時他雖滿嘴只說未將剪子帶來,其實只想以手代剪。這個『撕』字乃誅心之論,如何不切!」

英語 a devastating criticism, to expose hidden motives

法語 critique dévastatrice, exposer des motivations cachées

© 漢典

誅心之論 成語解釋

【解釋】誅:懲罰。指不問罪行,只根據其用心以認定罪狀。也指揭穿動機的評論。

【出處】《後漢書·霍諝傳》:“《春秋》之義,原情定過,赦事誅意,故許止雖弒君而不罪,趙盾以縱賊而見書。”

【示例】你那裏曉得,那時他雖滿嘴只說未將剪子帶來,其實只想以手代剪。這個“撕”字乃~,如何不切!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回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指揭穿別人動機的批評和深刻的評論

© 漢典

誅心之論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誅心之論

  • 誅心之論,現代成語,作賓語;指揭穿別人動機的批評,出自《後漢書·霍諝傳》:“《春秋》之義,原情定過,赦事誅意,故許止雖弒君而不罪,趙盾以縱賊而見書。”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珠光
      2. 朱幩
      3. 豬龍
      4. 朱襄
      5. 朱鬐
      6. 侏儒粟
      7. 危言覈论
    相關詞語
      1. 誅夷
      2. 誅國
      3. 誅讓
      4. 誅死
      5. 誅斷
      6. 誅首
      7. 刑誅
      8. 鬼戮神誅
      9. 鋤誅
      10. 重誅
      11. 筆伐口誅
      12. 斧鉞之誅
      13. 論官
      14. 論列
      15. 論說
      16. 論帖
      17. 論演
      18. 論禪
      19. 僻論
      20. 詳論
      21. 大智度論
      22. 賦論
      23. 詰論
      24. 同日而論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