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náo

ㄋㄠˊ

部首 言

部外 5

總筆畫 12

呶 訤 𧦨 𧪅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A49

左右结构

4111251531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vcy

yrve

szxs

07640

拼音 náo

注音 ㄋㄠˊ

部首 言 部外 5總筆劃 12

統一碼 8A49筆順 411125153154

詉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詉

náo ㄋㄠˊ

     ◎ 古同“呶”,喧譁。

英語 gibberish; to wrangle

© 漢典
【酉集上】【言】 詉·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詉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詉·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集韻】尼交切,音鐃。與呶同。讙聲也。【舊唐書·徐彥伯傳】以號詉爲令德。【宋史·高斯得傳】時上封事言得失者衆,或者惡其讙詉。

又【廣韻】【集韻】𠀤女加切,音拏。【玉篇】譇詉,言不可解也。【廣韻】語貌。【類篇】羞窮也。【集韻】或作訤。

又【集韻】奴故切,音怒。惡言也。

又【集韻】乃嫁切,拏去聲。詐也。

© 漢典
【卷二】【口】

呶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詉”字頭,請參考“呶”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讙聲也。从口奴聲。《詩》曰:“載號載呶。”女交切

『說文解字注』

(呶)讙聲也。从口。奴聲。女交切。古音在五部。詩曰。載號載呶。見小雅。毛曰。號呼、呶讙也。

© 漢典

詉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nɑu˧˥ 日语读音 KAMABISUSHII WARUKUIFU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nau2 [客英字典] nau2 nu2 [海陆腔] nau2 [梅县腔] nau2粤语 naa4潮州话 nau5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詉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呶」。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呶」 說文‧口部「詉」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呶
訤
𧦨
𧪅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䃩(nao2)
    2. 譊(nao2)
    3. 猱(nao2)
    4. 撓(nao2)
    5. 橈(nao2)
    6. 䫸(nao2)
    7. 㺀(nao2)
    8. 嶩(nao2)
    9. 呶(nao2)
    10. 䛝(nao2)
    11. 碙(nao2)
    12. 獿(nao2)
同部首
    1. 誱
    2. 談
    3. 詢
    4. 䛐
    5. 請
    6. 謹
    7. 訣
    8. 讛
    9. 諣
    10. 講
    11. 䜡
    12. 誤
同筆畫
    1. 御
    2. 䙽
    3. 㰶
    4. 傂
    5. 崺
    6. 溚
    7. 焾
    8. 窖
    9. 铻
    10. 㾙
    11. 棃
    12. 蛴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