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ié

ㄉㄧㄝˊ

部首 言

部外 5

總筆畫 12

𧧲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A44

左右结构

41112513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rwy|ytgy

yrhqo

smod

05680

拼音 dié

注音 ㄉㄧㄝˊ

部首 言 部外 5總筆劃 12

統一碼 8A44筆順 411125131134

詄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詄

dié ㄉㄧㄝˊ

  1. 遺忘。
  2. 誤。
© 漢典

詄 國語辭典

詄ㄧˋyì
動
  1. 遺忘。《說文解字·言部》:「詄,忘也。」《漢書·卷二二·禮樂志》:「天門開,詄蕩蕩。」

© 漢典
【酉集上】【言】 詄·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詄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詄·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𠀤徒結切,音迭。【說文】忘也。【博雅】誤也。

又【前漢·禮樂志】天門開,詄蕩蕩。【如淳註】詄,讀如迭。詄蕩蕩,天體堅淸之狀。

又【集韻】弋質切,音逸。

又矢利切,屍去聲。義𠀤同。

© 漢典
【卷三】【言】

詄 《说文解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忘也。从言失聲。徒結切

『說文解字注』

(詄)忘也。廣雅。誤也。从言。失聲。徒結切。十二部。

© 漢典

詄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iɛ˧˥

客家话 [海陆腔] diet7 [客英字典] diet7 [台湾四县腔] diet7 [梅县腔] diet7粤语 dit6

近代音 中古音 定母 屑韻 入聲 姪小韻 徒結切 四等 開口;審書母 至韻 去聲 屍小韻 矢利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屑部 ;王力系统:定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詄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詄」 說文‧言部「詄」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𧧲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揲(die2)
    2. 泆(die2)
    3. 艓(die2)
    4. 啑(die2)
    5. 绖(die2)
    6. 䞇(die2)
    7. 迭(die2)
    8. 耋(die2)
    9. 軼(die2)
    10. 㩹(die2)
    11. 崼(die2)
    12. 垤(die2)
同部首
    1. 謡
    2. 訪
    3. 誷
    4. 䜊
    5. 譆
    6. 諾
    7. 說
    8. 讚
    9. 謓
    10. 訌
    11. 䛌
    12. 譿
同筆畫
    1. 媪
    2. 蛕
    3. 塈
    4. 𠄂
    5. 㻔
    6. 絤
    7. 椦
    8. 鳦
    9. 焳
    10. 堿
    11. 锃
    12. 搃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