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xù

ㄒㄩˋ

部首 言

部外 5

總筆畫 12

𧧐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A39

左右结构

4111251123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syy

yrid

sfs

03694

拼音 xù

注音 ㄒㄩˋ

部首 言 部外 5總筆劃 12

統一碼 8A39筆順 411125112344

訹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訹

xù ㄒㄩˋ

  1. 引誘,誘惑:“不爲利~。”
  2. 恫嚇:“隆~其左右,言倭將行刺,宗城恐。”

英語 to beguile with false stories

© 漢典

訹 國語辭典

訹ㄒㄩˋxù
動
  1. 迷惑、引誘。《說文解字·言部》:「訹,誘也。」《漢書·卷五二·韓安國傳》:「今大王列在諸侯,訹浮臣邪說,犯上禁,橈明法。」

  2. 脅迫、恐嚇。《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淮西之役,俊以前途糧乏訹飛,飛不為止。」

© 漢典
【酉集上】【言】 訹·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訹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訹·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廣韻】辛律切【集韻】【韻會】【正韻】雪律切,𠀤音戌。【說文】誘也。【廣韻】謏訹,誘也。【前漢·韓安國傳】列在諸侯訹邪臣浮說。【宋史·岳飛傳】淮西之役,俊以前途糧乏訹飛,飛不爲止。

又人名。蕭訹,見【南齊書·魏虜傳】。

又【韻會】或作怵。【說文徐註】按賈誼鵩賦:怵迫之徒兮,或趨東西。當作此訹字。《漢書》怵於邪說,如淳曰:見誘怵也。音戌。今俗猶云相謏怵。

又【集韻】【韻會】𠀤息有切,秀上聲。義同。本作𧩮。 【韻會】从言从朮。俗作术,非。

© 漢典
【卷三】【言】

訹 《说文解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誘也。从言术聲。思律切

『說文解字注』

(訹)誘也。按晉語。里克、㔻鄭告公子重耳曰。子盇入乎。吾請爲子鉥。此假鉥爲訹也。服鳥賦。怵迫之徒兮或趨西東。孟康曰。怵、爲利所誘怵然。此假怵爲訹也。从言。术聲。思律切。十五部。

© 漢典

訹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y˥˧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sut7 tut7 [客英字典] shut7 tut7 [海陆腔] shut7 tut7粤语 seot6

近代音 中古音 心母 術韻 入聲 (䘏)〔卹〕小韻 辛聿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沒部 ;王力系统:心母 物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訹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訹」 說文‧言部「訹」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𧧐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怴(xu4)
    2. 淢(xu4)
    3. 勗(xu4)
    4. 续(xu4)
    5. 蓄(xu4)
    6. 㕛(xu4)
    7. 煦(xu4)
    8. 序(xu4)
    9. 㺷(xu4)
    10. 䦗(xu4)
    11. 沀(xu4)
    12. 婿(xu4)
同部首
    1. 謹
    2. 譢
    3. 䛫
    4. 䜍
    5. 譑
    6. 誁
    7. 誧
    8. 詾
    9. 詊
    10. 謤
    11. 詷
    12. 評
同筆畫
    1. 傥
    2. 堧
    3. 硱
    4. 鬽
    5. 䇰
    6. 榔
    7. 㗐
    8. 㺅
    9. 詁
    10. 蜒
    11. 氮
    12. 媤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