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ī

ㄔ

部首 言

部外 5

總筆畫 12

䜉 呬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A35

左右結構

4111251253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lg

yrwc

slk

06600

拼音 chī

注音 ㄔ

部首 言 部外 5總筆劃 12

基本區 8A35筆順 411125125351

訵 基本解釋

● 訵

chī ㄔˉ


  1. 暗中窺察。
【漢典】
【酉集上】【言】 訵·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訵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訵·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廣韻】丑飢切【集韻】抽遲切,𠀤音絺。【字林】隂知也。【類篇】伺察也。

又人名。崇訵,見【宋史·宗室表】。

又【玉篇】【廣韻】丑利切【集韻】丑二切,𠀤絺去聲。義同。【廣韻】亦作呬。【類篇】又與䜉同。

【漢典】
【卷二】【口】

↳呬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訵」字頭,请參考「呬」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東夷謂息爲呬。从口四聲。《詩》曰:“犬夷呬矣。”虚器切

《說文解字注》

(呬)東夷謂息爲呬。方言。呬、息也。東齊曰呬。釋詁郭注亦云。今東齊謂息爲呬。疑許襲方言。東夷當作東齊。字之誤也。从口。四聲。虛器切。十五部。按大雅。民之攸墍。毛曰。墍、息也。墍不訓息。此正謂墍卽呬之假借。爾雅。呬、息也。某氏引詩。民之攸呬。葢三家詩作呬。毛詩作墍。說文尸部有㞒字。鼻部有齂字。皆臥息也。亦皆虛器切。凡古休息與鼻息同義。詩曰。犬夷呬矣。大雅。混夷駾矣。維其喙矣。合二句爲一句。與日部引東方昌矣相似。混作犬。喙作呬。葢亦用三家詩。馬部引昆夷駾矣。則毛詩也。毛云。喙、困也。方言䭒、喙、呬、息也。按人之安寧與困極皆驗諸息。故假樂、綿之呬。不嫌異義同偁。喙與呬。不嫌異字同義。

【漢典】

訵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ʅ˥ 日语读音 HISOKANIUKAGAISHIRU HISOKANISHIRU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訵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呬」。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呬」 說文‧口部「訵」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䜉
呬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誺(chi1)
    2. 噭(chi1)
    3. 胵(chi1)
    4. 螭(chi1)
    5. 癡(chi1)
    6. 笞(chi1)
    7. 䬜(chi1)
    8. 瓻(chi1)
    9. 噄(chi1)
    10. 絺(chi1)
    11. 鸱(chi1)
    12. 鵄(chi1)
同部首
    1. 謲
    2. 䛩
    3. 謬
    4. 謂
    5. 訑
    6. 訥
    7. 誮
    8. 該
    9. 謉
    10. 䚴
    11. 諊
    12. 詽
同筆畫
    1. 蛚
    2. 瑛
    3. 飭
    4. 塔
    5. 锈
    6. 就
    7. 罥
    8. 萮
    9. 棔
    10. 筘
    11. 㣬
    12. 㖻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