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jié

ㄐㄧㄝˊ

部首 言

部外 3

總筆畫 10

簡體 讦

讦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A10

左右结构

4111251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fh

yrmj

saed

01640

拼音 jié

注音 ㄐㄧㄝˊ

部首 言 部外 3總筆劃 10

統一碼 8A10筆順 4111251112

通

訐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訐

jié ㄐㄧㄝˊ

     ◎ 揭發別人的隱私或攻擊別人的短處:攻~。告~。

英語 expose other's secrets, pry

德語 anklagen, beschuldigen

法語 reprocher

© 漢典

訐 國語辭典

訐ㄐㄧㄝˊjié
動
  1. 揭發、攻擊別人的隱私、缺點。如:「攻訐」、「訐人之短」。《論語·陽貨》:「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 漢典
【酉集上】【言】 訐·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3

訐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訐·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3

【唐韻】【集韻】【韻會】𠀤居謁切,音揭。【說文】面相斥罪,相告訐也。【玉篇】攻人之隂私也。【廣韻】面斥人以言也。【論語】惡訐以爲直者。【前漢·外戚傳】訐揚幽昧之過。

又【禮·內則·孔疏】隱義云:齊人謂相絞訐爲掉磬。庾氏云:齊人謂之差訐。

又【廣韻】居列切【集韻】【韻會】蹇列切【正韻】古屑切,𠀤音孑。義同。

又【廣韻】【集韻】𠀤居例切,音罽。持人短也。

又相告斥也。

又【集韻】九刈切,音近罽。直言也。

© 漢典
【卷三】【言】

訐 《说文解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面相厈罪,相告訐也。从言干聲。居謁切

『說文解字注』

(訐)面相厈罪告訐也。依韵會訂。論語。惡訐以爲直者。从言干聲。居謁切。十五部。

© 漢典

訐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ɛ˧˥ 日语读音 ABAKU韩语罗马 AL现代韩语 알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giet7 [梅县腔] giet7 [海陆腔] giet7 [客英字典] get7 giet7 [客语拼音字汇] gan1 giad5 gian1 [宝安腔] get7粤语 kit3潮州话 giah4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月韻 入聲 訐小韻 居竭切 三等 開口;見母 薛韻 入聲 𡤼小韻 居列切 三等 開口;見母 祭韻 去聲 猘小韻 居例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曷部 ;王力系统:見母 月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訐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訐」 說文‧言部「訐」「讦」 「訐」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讦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崨(jie2)
    2. 䣠(jie2)
    3. 啑(jie2)
    4. 衱(jie2)
    5. 睫(jie2)
    6. 嶱(jie2)
    7. 偼(jie2)
    8. 拮(jie2)
    9. 䲙(jie2)
    10. 擮(jie2)
    11. 滐(jie2)
    12. 䂃(jie2)
同部首
    1. 䛭
    2. 䚵
    3. 誟
    4. 諄
    5. 謹
    6. 誖
    7. 䜂
    8. 謯
    9. 譼
    10. 謴
    11. 讗
    12. 詂
同筆畫
    1. 捎
    2. 託
    3. 勍
    4. 埒
    5. 翁
    6. 挚
    7. 㛒
    8. 骎
    9. 紣
    10. 捡
    11. 耿
    12. 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