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shì

ㄕˋ

部首 示

部外 4

總筆畫 9

繁體 視

視 眂 眎 𤋇 𥄙 𥄚 𥅭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9C6

左右結構

452425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ymq

ifbhu

wslr

37212

拼音 shì

注音 ㄕˋ

部首 示 部外 4總筆劃 8

基本區 89C6筆順 45242535

常 標

视 基本解釋

● 视

(視)

shì ㄕˋ


  1. “視”的簡化字。

英語 look at, inspect, observe, see

德語 anschauen (V)

法語 vue,vision,regarder,voir,regarder attentivement,inspecter,considérer

【漢典】

视 詳細解釋

見“視”。

【漢典】
【酉集上】【見】 視·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視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视”字頭,请參考“視”字。)
【酉集上】【見】 視·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古文〕𥄙眡𥄚𥅭𥉙眎𤋇【集韻】時利切【韻會】是義切【正韻】時吏切,𠀤音嗜。【說文】瞻也。【博雅】明也。【易·履卦】視履考祥。【書·大甲】視遠惟明。

又【字彙】看待也。【左傳·成三年】鄭賈人如晉,荀罃善視之。

又【博雅】效也。【書·大甲】視乃厥祖。【疏】言當法視其祖而行之。

又【小爾雅】比也。【左傳·襄二十七年】季武子使謂叔孫以公命,曰:視邾滕。【註】欲比小國。【禮·檀弓】公室視豐𥓓。【疏】言視者不正,相當比擬之辭也。

又猶納也。【禮·坊記】君子於有饋者弗能見,則不視其饋。【註】不視,猶不納也。

又猶敎也。【儀禮·鄕射禮】命釋獲者設中,遂視之。【註】視之,當敎之。

又【釋名】視,是也,察是非也。

又【禮·曲禮】兔曰明視。【疏】兔肥,則目開而視明也。

又【儀禮·士虞禮】明齊溲酒。【鄭註】明齊,當爲明視,兔腊也。

又【山海經】狄山有視肉。【註】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也。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又山水名。【山海經】帝囷山東南五十里曰視山。【又】葴山,視水出焉。【註】或曰視宜爲瀙。瀙水今在南陽。

又人名。【陶潛·羣輔錄】伏羲六佐,其一曰視默,主災惡。

又姓,見【姓苑】。

又通作示。【詩·小雅】視民不恌。【箋】視,古示字。【前漢·高帝紀】視項羽無東意。【史記】作示。【師古註】漢書多以視爲示,古字通用。

又【廣韻】承矢切【集韻】【韻會】善旨切【正韻】善指切,𠀤嗜上聲。義同。

又【玉篇】看也。【書·洪範】五事,二曰視。【疏】視,常止反。

又【詩·小雅】小人所視。叶上矢履。

【漢典】
【卷八】【見】

視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视”字頭,请參考“視”字:)
【卷八】【見】
『說文解字』

瞻也。从見示。𥄙,古文視。眡,亦古文視。神至切

『說文解字注』

(視)瞻也。目部曰:瞻,臨視也。視不必皆臨,則瞻與視小别矣。渾言不别也。引伸之義,凡我所爲使人見之亦曰視。士昏禮:視諸衿鞶。注曰:視乃正字。今文作示,俗誤行之。曲禮:童子常視毌誑。注曰:視,今之示字。小雅:視民不恌。箋云:視,古示字也。按此三注一也。古作視,漢人作示,是爲古今字。示下曰:天𡍮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許書當本作視人,以㬪韵爲訓。經淺人改之耳。从見示聲。大徐無聲字。神至切。十五部。


(𥄙)古文視。


(眡)亦古文視。此氐聲。與目部眂,氏聲迥别。氏聲古音在十五部,氏聲在十六部,自唐宋至今多亂之。眡見周禮。

【漢典】

视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ʅ˥˧

粤语 si6潮州话 si6 si7(sĭ sī) <旧读>si3(sì)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视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視」。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視」 京津2221「見」 史見卣西周早期集成5305「視」 上(2).魯.2「眎」 說文古文「視」 睡.語12「視」 「视」「视」
「視」 菁10.9合14250「」 𣄰尊西周早期集成6014「視」 包2.15「眡」 說文古文
「眂」 員方鼎西周早期或中期集成2695「」 上(1).䊷.1「視」 說文‧見部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視
眂
眎
𤋇
𥄙
𥄚
𥅭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㐊(shi4)
    2. 鉽(shi4)
    3. 贳(shi4)
    4. 逝(shi4)
    5. 觢(shi4)
    6. 忕(shi4)
    7. 释(shi4)
    8. 銴(shi4)
    9. 㔺(shi4)
    10. 饰(shi4)
    11. 徥(shi4)
    12. 噬(shi4)
同部首
    1. 觑
    2. 觌
    3. 觊
    4. 觅
    5. 觇
    6. 觐
    7. 觎
    8. 觉
    9. 见
    10. 现
    11. 览
    12. 观
同筆畫
    1. 呭
    2. 𠅍
    3. 兩
    4. 來
    5. 坶
    6. 㝶
    7. 㸓
    8. 劺
    9. 怴
    10. 茄
    11. 籴
    12. 㚘
初中古詩詞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蒲松龄《狼三则·其二》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南北朝·吴均 《与朱元思书》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明·魏学洢 《核舟记》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明·魏学洢 《核舟记》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先秦·庄周 庄子《北冥有鱼》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先秦·左丘明 《曹刿论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