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guān

guàn

ㄍㄨㄢ

ㄍㄨㄢˋ

部首 見

部外 11

總筆畫 18

觀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9B3

左右结构

311324111212511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wyq|tgwq

ogbuu

manl

86212

拼音 guān guàn

注音 ㄍㄨㄢ ㄍㄨㄢˋ

部首 見 部外 11總筆劃 18

統一碼 89B3筆順 311324111212511135

観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観

guān ㄍㄨㄢˉ

     ◎ 同“觀”。

其它字義


● 観

guàn ㄍㄨㄢˋ

     ◎ 古同“觀”。

英語 see, observe, view; appearance

© 漢典
【酉集上】【見】 觀·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8

觀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観”字頭,請參考“觀”字。)
【酉集上】【見】 觀·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8

〔古文〕𥍊𥸑𥷯【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玩切,官去聲。【說文】諦視也。【韻會】所觀也,示也。【易·觀卦】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朱註】觀者,有以中正示人而爲人所仰也。【書·益稷】予欲觀古人之象。【傳】欲觀示法象之服制。觀,舊音官,陸音工喚切。【周禮·冬官考工記】㮚氏爲量。嘉量旣成,以觀四國。【註】以觀示四方,使放象之。【前漢·宣帝紀】觀以珍寶。【師古曰】觀,示也。

又容觀,容貌儀觀也。【禮·玉藻】旣服習容觀玉聲乃出。

又【爾雅·釋詁】多也。【詩·周頌】奄觀銍艾。【箋】奄,久。觀,多也。一音官。

又【爾雅·釋宮】觀謂之闕。【註】宮門雙闕。【疏】雉門之旁名觀。

又名闕。【白虎通】上懸法象,其狀巍巍然高大,謂之象魏。使人觀之,謂之觀也。【三輔黃圖】周置兩觀,以表宮門。登之可以遠觀,故謂之觀。【左傳·僖五年】公旣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註】臺上構屋,可以遠觀者也。

又【廣韻】樓觀。【韻會】道宮謂之觀。【史記·封禪書】仙人好樓居,上令長安作蜚廉桂觀,甘泉作益延壽觀。

又太子宮有甲觀。【前漢·成帝紀】元帝在太子宮,生甲觀畫堂。

又東觀,漢祕書監。【後漢·安帝紀】詔五經博士,校定東觀五經傳記。【註】洛陽南宮有東觀。一名蓬觀。

又京觀,積尸封土其上也。【左傳·宣十二年】潘黨曰:君盍築武軍而收晉尸,以爲京觀。

又【韻會】壯觀,奇觀,謂景趣壯麗,事端奇偉有可觀者。

又【字彙補】𤍠也。【周禮·夏官·司爟註】今燕俗名湯𤍠爲觀。

又人名,國名。【竹書紀年】帝啓十年,放季子武觀于西河。【註】武觀,卽楚語五觀也。觀國,今頓丘衞縣。

又縣名,水名。【前漢·地理志】東郡有畔觀縣,膠東國有觀陽縣。【應劭曰】在觀水之陽。

又姓。【楚語】楚之所寶者,曰觀射父。

又通作館。【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靈圉燕於閒館。【又】虛宮館而勿仞。【史記】【漢書】俱作觀。

又與鸛通。【莊子·寓言篇】如觀雀、蚊虻相過乎前也。

又【廣韻】【集韻】古丸切【韻會】【正韻】沽歡切,𠀤音官。【博雅】視也。【正字通】遠視、上視曰觀,近視、下視曰臨。【易·觀卦】初六童觀。【朱子曰】卦以觀示爲義,爻以觀瞻爲義。【書·盤庚】予若觀火。【傳】我視汝情,如視火。鄭康成讀去聲。【穀梁傳·隱五年】公觀魚于棠。【傳】常事曰視,非常曰觀。【關尹子·二柱篇】愛者我之精,觀者我之神。愛爲水,觀爲火。愛執而觀,因之爲木。觀存而愛,攝之爲金。

又遊也。【孟子】吾何修而可以比於先王觀也。

又占也。【史記·天官書】觀成潢。【晉灼曰】觀,占也,潢,五帝車舍。

又猶顯也。【前漢·嚴安傳】以觀欲天下。【師古曰】顯示之,使其慕欲也。

又【韻會小補】區願切,音勸。【禮·緇衣】在昔上帝,周田觀文王之德。【註】周田觀,古文爲割申勸。【陸德明·釋文】觀。依註讀爲勸。

又叶古黃切,音光。【汲冢周書】師曠歌無射曰:國誠寧矣,遠人來觀。修義經矣,好樂無荒。

又叶規倫切,音均。【前漢·高彪詩】枉道依合,復無所觀。先公高節,越可永遵。

又叶居員切,音涓。【傅毅·七激】推深窮類,靡不博觀。光潤嘉美,世宗其言。

又叶扃縣切,涓去聲。【揚雄·甘泉賦】大厦雲譎波詭,摧嗺而成觀。仰橋首以高視兮,目冥眴而無見。

又《詩·小雅》維魴及鱮薄言觀者。【箋】觀,多也。【韓詩】作覩。

© 漢典
【卷八】【見】

觀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観”字頭,請參考“觀”字:)
【卷八】【見】
『說文解字』

諦視也。从見雚聲。𥸑,古文觀从囧。古玩切〖注〗𥍊,古文。

『說文解字注』

(觀)諦視也。宷諦之視也。穀梁傳曰。常事曰視。非常曰觀。凡以我諦視物曰觀。使人得以諦視我亦曰觀。猶之以我見人、使人見我皆曰視。一義之轉移。本無二音也。而學者強爲分別。乃使周易一卦而平去錯出。支離殆不可讀。不亦固哉。小雅采綠傳曰。觀、多也。此亦引伸之義。物多而後可觀。故曰觀、多也。猶灌木之爲藂木也。从見。雚聲。古玩切。按玩當作完。十四部。


(𩁰)古文觀。从囧。

© 漢典

観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uan˥; kuan˥˧ 日语读音 MIRU SHIMESU韩语罗马 KWAN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観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觀」。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雚」 甲1850合27115「雚」 效卣西周中期集成5433「觀」 包2.185「𥸑」 說文古文「觀」 睡.為34「観」
「觀」 中山王昔壺戰國晚期集成9735「」 上(1).孔.3「觀」 說文‧見部
「」 上(1).性.15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日本
異體字
觀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閞(guan1)
    2. 矝(guan1)
    3. 觀(guan1)
    4. 矜(guan1)
    5. 涫(guan1)
    6. 棺(guan1)
    7. 癏(guan1)
    8. 官(guan1)
    9. 关(guan1)
    10. 綸(guan1)
    11. 瘝(guan1)
    12. 鰥(guan1)
    13. 䙛(guan4)
    14. 毌(guan4)
    15. 鸛(guan4)
    16. 䝺(guan4)
    17. 爟(guan4)
    18. 祼(guan4)
    19. 悹(guan4)
    20. 覌(guan4)
    21. 摜(guan4)
    22. 䌯(guan4)
    23. 樌(guan4)
    24. 礶(guan4)
同部首
    1. 䚇
    2. 覘
    3. 䙸
    4. 覦
    5. 䚁
    6. 䚀
    7. 䙻
    8. 䙹
    9. 䚂
    10. 親
    11. 䙼
    12. 䙿
同筆畫
    1. 鞫
    2. 鵍
    3. 櫗
    4. 髄
    5. 糥
    6. 䒆
    7. 檫
    8. 䉘
    9. 𠕰
    10. 癤
    11. 𠆛
    12. 儵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