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ū

qù

ㄑㄩ

ㄑㄩˋ

部首 見

部外 11

總筆畫 18

䁦 覷 覻 𡳆 𧠢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9B0

左右结构

215315251112511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haeq|hegq

ymbuu

ihll

26212

拼音 qū qù

注音 ㄑㄩ ㄑㄩˋ

部首 見 部外 11總筆劃 18

統一碼 89B0筆順 215315251112511135

覰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覰

qū ㄑㄩˉ

     ◎ 同“覷”。

其它字義


● 覰

qù ㄑㄩˋ

     ◎ 同“覷”。

英語 to spy; to watch for

© 漢典

覰 國語辭典

覰
  1. 「覷 」的異體字。

© 漢典
【酉集上】【見】 覰·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覰 《康熙字典》

【酉集上】【見】 覰·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唐韻】七句切【集韻】【韻會】【正韻】七慮切,𠀤蛆去聲。【說文】拘覰,未密致也。

又【廣韻】伺視也。【唐書·張說傳】北𡨥覰邊。【集韻】一作䁦。

又【韻會】通作徂。【前漢·張良傳】良與容徂擊秦皇帝。【師古註】徂謂密伺之也。本作覰。

又【集韻】千余切,音蛆。義同。【類篇】或作𧠢。 【集韻】譌作覰,俗作覷,𠀤非。

© 漢典
【卷八】【見】

覰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覰”字頭,請參考“覰”字:)
【卷八】【見】
『說文解字』

拘覰,未致密也。从見虘聲。七句切

© 漢典

覰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y˥; tɕʰy˥˧ 日语读音 UKAGAU MIRU ARAI

客家话 [客英字典] ci5 [海陆腔] ci5 [宝安腔] ci5 [台湾四县腔] ci5粤语 ceoi3

近代音 中古音 清母 御韻 去聲 覰小韻 七慮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模部 ;王力系统:清母 魚部 ;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覰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覰」 說文‧見部「覰」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䁦
覷
覻
𡳆
𧠢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祛(qu1)
    2. 䓛(qu1)
    3. 伹(qu1)
    4. 屈(qu1)
    5. 蛐(qu1)
    6. 觑(qu1)
    7. 阹(qu1)
    8. 䏣(qu1)
    9. 㻃(qu1)
    10. 髷(qu1)
    11. 胠(qu1)
    12. 诎(qu1)
    13. 阒(qu4)
    14. 麮(qu4)
    15. 厺(qu4)
    16. 去(qu4)
    17. 鼁(qu4)
    18. 欪(qu4)
    19. 㰦(qu4)
    20. 䁦(qu4)
    21. 㤲(qu4)
    22. 䒧(qu4)
    23. 㚁(qu4)
    24. 䏣(qu4)
同部首
    1. 䚐
    2. 覬
    3. 䚁
    4. 覌
    5. 覗
    6. 覎
    7. 䙿
    8. 䚃
    9. 䙹
    10. 覺
    11. 覦
    12. 覛
同筆畫
    1. 䩵
    2. 㿐
    3. 䊪
    4. 䳗
    5. 㺠
    6. 矱
    7. 蹦
    8. 㩧
    9. 觵
    10. 謲
    11. 䉗
    12. 礞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