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視若無睹
◎ 視若無睹 shìruòwúdǔ
[ignore] 看了卻像沒有看見一樣。指不重視或漠不關心
看看世界是這樣悲慘,看看祖國是這樣危急,難道你還能再冷眼旁觀,視若無睹地生活下去嗎?——《青春之歌》
-----------------
國語辭典語本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無睹也。」謂當作沒看見一般。形容對事物毫不注意。也作「視而不見」。近置若罔聞,視而不見,熟視無睹
英語 to turn a blind eye to
德語 so tun als man nichts gesehen hätte
法語 fermer les yeux sur
© 漢典
視若無睹 成語解釋
【解釋】睹:看見。雖然看見了,卻像沒有看見一樣。指對眼前事物漠不關心。
【出處】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視之若無睹也。”
【示例】對敵人採用的反動的新原則~。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近義詞】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熟視無睹
【反義詞】親眼目睹
【語法】補充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 漢典
視若無睹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視若無睹
視若無睹 (成語解釋)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