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hǔ

ㄕㄨˇ

部首 衣

部外 13

總筆畫 19

䙱 襩 𧜭 𧟅 𧟎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961

左右结构

45234252213525121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ulj

lwli

wtri

36227

拼音 shǔ

注音 ㄕㄨˇ

部首 衣 部外 13總筆劃 18

統一碼 8961筆順 452342522135251214

襡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襡

shǔ ㄕㄨˇ

  1. 長襦,即較長的上衣。
  2. 衣袖。

英語 short coat

© 漢典

襡 國語辭典

襡ㄕㄨˊshú
名
  1. 短衣。《晉書·卷九四·隱逸傳·夏統傳》:「又使妓女之徒服褂襡,炫金翠,繞其船三匝。」

© 漢典
【申集下】【衣】 襡·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襡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 襡·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唐韻】市玉切【集韻】【韻會】殊玉切,𠀤音蜀。【博雅】長襦也。【晉書音義】襡,連要衣也。【夏統傳】妓女之徒,服袿襡,炫金翠。

又【集韻】徒口切,音鋀。【說文】短衣也。

又竹角切,音卓。義同。

又當口切,音斗。【博雅】袖也。

又【廣韻】徒谷切,音獨。韜藏也。【禮·內則】斂簟而襡之。【註】襡,韜也。 或作䙱。【韻會】亦作襩。

又𧜭。

© 漢典
【卷八】【衣】

襡 《说文解字》

【卷八】【衣】
『說文解字』

短衣也。从衣蜀聲,讀若蜀。市玉切

『說文解字注』

(襡)短衣也。篇、韵皆襡與襡爲二字。義別。韵會合而一之。非是。晉書夏統傳。使妓女服袿襡。从衣。蜀聲。讀若蜀。市玉切。三部。

© 漢典

襡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u˨˩˦ 日语读音 NAGAJUBAN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zuk7 [客英字典] chuk7 shuk8 [海陆腔] chuk7 [梅县腔] zhuk7粤语 duk6 suk6

近代音 中古音 端母 候韻 去聲 鬥小韻 都豆切 一等 開口;定母 屋韻 入聲 獨小韻 徒谷切 一等 合口;禪母 燭韻 入聲 蜀小韻 市玉切 三等 合口;端母 厚韻 上聲 斗小韻 當口切 一等 開口;定母 厚韻 上聲 䕆小韻 徒口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屋部 ;定母 屋部 ;王力系统:禪母 屋部 ;定母 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襡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襡」 信2.019「襡」 說文‧衣部「襡」
「襡」 帛乙9.11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䙱
襩
𧜭
𧟅
𧟎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暑(shu3)
    2. 薥(shu3)
    3. 㳆(shu3)
    4. 䝪(shu3)
    5. 䠱(shu3)
    6. 鱪(shu3)
    7. 數(shu3)
    8. 㻿(shu3)
    9. 龧(shu3)
    10. 䙱(shu3)
    11. 㟬(shu3)
    12. 蠴(shu3)
同部首
    1. 襘
    2. 襈
    3. 袀
    4. 䙬
    5. 襹
    6. 䙡
    7. 襻
    8. 被
    9. 䙈
    10. 衪
    11. 裮
    12. 䘵
同筆畫
    1. 䆆
    2. 鵑
    3. 鼧
    4. 鮽
    5. 㘊
    6. 㦡
    7. 擻
    8. 曜
    9. 濾
    10. 鵍
    11. 騄
    12. 䳚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