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補子

拼音 bǔ zǐ

注音 ㄅㄨˇ ㄗˇ

補子 詞語解釋

解釋
1.明清時官服上標誌品級的徽飾,以金線及彩絲繡成。文官繡鳥,武官繡獸,綴於前胸及後背。 2.明清時於品服之外隨時依景而制的徽飾。
-----------------
國語辭典
補子bǔ ziㄅㄨˇ ˙ㄗ
  1. 舊時有品級官員官服上的繡章。綴在前胸與後背,文官繡鳥,武官繡獸。官職大小依此辨別。如清朝文官一品為「仙鶴補子」,二品為「錦雞補子」;武官一品為「麒麟補子」,二品為「獅子補子」。《金瓶梅.第六八回》:「安郎中穿著妝花雲鷺補子、圓領、起花萌金帶。」也稱為「補服」。

© 漢典

補子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補子

  • 補子,系補綴於品官補服前胸後背之上的一塊織物。爲明清官服飾制度的一個重要特徵。飾以禽獸紋樣來區分官員等級的方法最早源於唐武則天時期。在此之前的官服多采用佩印綬制和色制,是以佩飾的數量和服裝的顏色等來區分等級。武則天把飾有動物紋樣的繡袍賜給文武官員,以此來作爲品級官位的區別(見《舊唐書·輿服志》)。後文宗年間又有所更定(見《新唐書·車服志》,唐時官服禽獸紋樣可見吐魯番出土經幡上之回鶻供養人像)。但這些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補子,真正意義上的補子要等到明代纔出現。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不訾
      2. 餔子
      3. 不貲
      4. 布子
      5. 簿子
      6. 布字
      7. 哺糟歠醨
      8. 卜鼎
      9. 卜旦
      10. 捕取
      11. 卜課
      12. 捕獲
      13. 義姑姊
      14. 圍紅擁紫
      15. 一紫
      16. 鍥梓
      17. 泥而不滓
      18. 朱紫
    相關詞語
      1. 補敗
      2. 補授
      3. 補票
      4. 補實
      5. 補習班
      6. 補貂
      7. 輪補
      8. 貼補
      9. 調補
      10. 起補
      11. 題補
      12. 滋補
      13. 子氄
      14. 子野
      15. 子午花
      16. 子母箋
      17. 子游
      18. 子宮頸癌
      19. 段子
      20. 票子
      21. 山桐子
      22. 潑出膽子
      23. 擺空架子
      24. 可着頭做帽子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