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袞衣

拼音 gǔn yī

注音 ㄍㄨㄣˇ ㄧ

袞衣 詞語解釋

解釋
1.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繪有卷龍的禮服。 2.借指帝王或上公。
-----------------
國語辭典
袞衣gǔn yīㄍㄨㄣˇ ㄧ
  1. 古代禮服,指龍衣。《詩經.豳風.九罭》:「我覯之子,袞衣繡裳。」

© 漢典

袞衣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袞衣

  • 簡稱“袞”。亦稱“袞服”。爲古代天子及王公的禮服,因上有龍的圖案得名。袞衣是皇帝在祭祀天地、宗廟、社稷、先農、冊拜、聖節和舉行大典時所穿的禮服。最早是《尚書·虞書》中關於舜命禹製作章服的傳說, “以五彩彰施於五色作服”,後世帝王所穿的袞衣出於此說,這是以“衣繪而裳繡”的手法、繪畫與刺繡並用。中國傳統的袞衣以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料、黼、黻十二章紋爲飾。
  • 周制,前六章繪於衣,後六章繡於裳,皁衣絳裳,衣裳相連,形制似裘。東漢以來,大體相沿。明朝皇帝常服黃袍始加十二章,目前所見最早、最完整的十二章袞服是定陵出土的萬曆皇帝緙絲十二章袞服。2007年,南京雲錦研究所歷經3年複製成功明定陵出土的“紅緙絲十二章福壽如意袞服”。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滾壩
      2. 滾凳
      3. 滾刀
      4. 滾出去
      5. 滾瓜流水
      6. 緄殽
      7. 危微精一
      8. 百不獲一
      9. 遵依
      10. 時揖
      11. 鬱壹
      12. 歸一
    相關詞語
      1. 袞繡
      2. 袞華
      3. 袞實無闕
      4. 袞袞諸公
      5. 袞帶頭
      6. 袞命
      7. 文袞
      8. 走袞
      9. 宗袞
      10. 補袞
      11. 拍袞
      12. 法袞
      13. 衣衽
      14. 衣架
      15. 衣履
      16. 衣裝
      17. 衣冠墓
      18. 衣裙
      19. 戲斑衣
      20. 牆衣
      21. 複衣
      22. 半衣
      23. 更衣
      24. 唱衣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