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ào

ㄉㄠˋ

部首 行

部外 9

總筆畫 15

道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85C

左中右结构

332431325111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uth|tuts

hotun

oiun

21221

拼音 dào

注音 ㄉㄠˋ

部首 行 部外 9總筆劃 15

統一碼 885C筆順 332431325111112

衜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衜

dào ㄉㄠˋ

     ◎ 古同“道”。

英語 way, path

© 漢典
【申集下】【行】 衜·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衜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行】 衜·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篇海】同衟。【晉書·羊皇后傳】父衜,上黨太守。

© 漢典
【卷二】【辵】

道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衜”字頭,請參考“道”字:)
【卷二】【辵】
『說文解字』

所行道也。从辵从𩠐。一達謂之道。𡬹,古文道从𩠐寸。徒皓切〖注〗衟、𨕥,亦古文道。

『說文解字注』

(道)所行道也。毛傳每云行道也。道者人所行。故亦謂之行。道之引伸爲道理。亦爲引道。从辵首。首者、行所達也。首亦聲徒晧切。古音在三部。一達謂之道。釋宮文。行部偁四達謂之衢。九部偁九達謂之馗。按許三偁當是一例。當作一達謂之道。从辵首。道人所行也。故从辵、此猶上文邍人所登故从辵也。自邍以下字皆不系於人。故發其例如此。許書多經淺人改竄。遂不可讀矣。


(𡬹)古文道。从首寸。从寸者如九軌七軌五軌。

© 漢典

衜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ɑu˥˧ 日语读音 MICHI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tau5 to5 [梅县腔] tau5 [海陆腔] tau6 to6 [客英字典] tau5潮州话 dau6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衜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道」 貉子卣西周早期集成5409「道」 信1.05「𡬹」 說文古文「道」 睡.為10「衜」
「道」 散氏盤西周晚期集成10176「𧗟」 郭.六.26「道」 說文‧辵部
「道」 曾伯雨木二簠春秋早期集成4631「」 郭.語2.38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異體字
道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絩(dao4)
    2. 艔(dao4)
    3. 檤(dao4)
    4. 䊭(dao4)
    5. 倒(dao4)
    6. 燾(dao4)
    7. 翿(dao4)
    8. 帱(dao4)
    9. 瓙(dao4)
    10. 翢(dao4)
    11. 道(dao4)
    12. 悼(dao4)
同部首
    1. 衔
    2. 衘
    3. 術
    4. 䘘
    5. 衢
    6. 街
    7. 衍
    8. 䘙
    9. 衎
    10. 衐
    11. 衚
    12. 䘕
同筆畫
    1. 䋵
    2. 潤
    3. 䙑
    4. 㵒
    5. 篋
    6. 艎
    7. 牅
    8. 蝐
    9. 聤
    10. 鼒
    11. 鋝
    12. 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