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ián

ㄌㄧㄢˊ

部首 虫

部外 13

總筆畫 19

螊 𧒲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80A

左右结构

2512144134315112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yuo|jouw

liitc

itux

50137

拼音 lián

注音 ㄌㄧㄢˊ

部首 虫 部外 13總筆劃 19

統一碼 880A筆順 2512144134315112234

標

蠊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蠊

lián ㄌㄧㄢˊ

     ◎ 〔蜚(fěi)~〕見“蜚2”。

© 漢典

蠊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蠊 lián

——見“蜚蠊”( fěilián):蟑螂的別稱

© 漢典
【申集中】【虫】 蠊·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蠊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蠊·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集韻】離鹽切,音廉。蟲名,飛蠊也。【本草】一名石薑,一名茶婆蟲,一名香娘子。【陶弘景曰】此有兩三種,以作廉薑氣者爲眞。形似䗪蟲而輕小,能飛。本生草中,八九月知寒,多入人家屋裏逃爾。

© 漢典
【卷十三】【虫】

螊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蠊”字頭,請參考“螊”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海蟲也。長寸而白,可食。从虫兼聲。讀若嗛。力鹽切

『說文解字注』

(螊)海蟲也。長寸而白。可食。按自螊至蜦八篆爲一類。皆介蟲也。其外有㱿。螊其小者也。長寸而白、謂其㱿。可食、謂其中肉也。本艸所謂𧍧䗯似蛤而長扁。𧍧與螊音同。玉篇曰。螊、小蚌。可食。从虫。兼聲。讀若嗛。按嗛户監切。則當依玉篇胡緘切。古音當在七部。大徐、廣韵力鹽切。

© 漢典

蠊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æn˧˥

粤语 lim4潮州话 娜奄5 [潮州、饶平]罗奄5 ,niam5 [潮州、饶平]liam5 [澄海]niang5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蠊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螊
𧒲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蓮(lian2)
    2. 褳(lian2)
    3. 熑(lian2)
    4. 憐(lian2)
    5. 镰(lian2)
    6. 槏(lian2)
    7. 溓(lian2)
    8. 裢(lian2)
    9. 聫(lian2)
    10. 聯(lian2)
    11. 䁠(lian2)
    12. 连(lian2)
同部首
    1. 螈
    2. 蠁
    3. 蝣
    4. 蟋
    5. 蛾
    6. 蛭
    7. 蝠
    8. 螫
    9. 螋
    10. 蜋
    11. 蚣
    12. 䘍
同筆畫
    1. 鯪
    2. 㩰
    3. 繬
    4. 𠑈
    5. 䊫
    6. 藽
    7. 襤
    8. 黀
    9. 鏏
    10. 瀜
    11. 廬
    12. 䱝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