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yǐ

ㄧˇ

部首 虫

部外 13

總筆畫 19

簡體 蚁

蟣 蚁 蛾 螘 𧍽 𧑢 𧔮 𧕶 𡎕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7FB

左右結構

251214431121312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ugt|jugy

litgi

iumh

58153

拼音 yǐ

注音 ㄧˇ

部首 虫 部外 13總筆劃 19

基本區 87FB筆順 2512144311213121534

通

蟻 基本解釋

● 蟻

yǐ ㄧˇ《廣韻》魚倚切,上紙疑。歌部。


  1. 昆蟲。蟻科昆蟲的通稱。種類很多,一般體小,呈黑、褐、紅等色,成群穴居。《孫子•謀攻》:「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
  2. 酒面上的浮沫。亦借指酒。《文選•張衡〈南都賦〉》:「膠敷徑寸,浮蟻若蓱。」
  3. 玄色。《書•顧命》:「卿士邦君,麻冕蟻裳。」
  4. 幼蠶。清沈公練《廣蠶桑説輯補》卷下:「蠶子之初出者名蠶花,亦名蟻,又名烏。」
  5. 姓。《萬姓統譜》:「蟻逢,見《印藪》。」

● 蟻

jǐ ㄐ〡ˇ《集韻》舉豈切,上尾見。


  1. 同「蟣」。《集韻•尾韻》:「蟣,《説文》:『蝨之子。一曰齊謂蛭曰蟣。』或作蟻。」

英語 ants

德語 Ameise (S)​,Yi (Eig, Fam)

法語 fourmi

【漢典】

蟻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蟻

螘 yǐ

名

(1) (形聲。從蟲,義聲。本作「螘」。本義:螞蟻)

(2) 膜翅類昆蟲名。俗稱螞蟻 [ant]

羊肉不慕蟻,蟻慕羊肉,羊肉螘也。——《莊子》

又如:蟻附蠅趨(如蟻附羶,如蠅逐臭。意指攀附、奉承);蟻聚蜂屯(像螞蟻和蜜蜂一樣雜亂地聚集在一起)

(3) 酒的泡沫 [foam]。

如:蟻綠(有浮沫的酒);蟻尊(酒杯。借指酒);蟻甕(酒罈)

(4) 玄色 [black]

麻冕蟻裳。——《書》。鄭玄注:「蟻謂色玄也。」

又如:蟻裳(玄色下衣)

詞性變化


◎ 蟻

蟻 yǐ

形

比喻卑微;微末;小 [tiny;humble]。

如:蟻悃(謙稱自己的誠摯心意);蟻鼻(比喻微細);蟻竅(小洞);蟻鬥(比喻微末的爭鬥);蟻鬥蝸爭(比喻微末的爭鬥)

常用詞組


蟻蠶蟻巢蟻垤蟻甲蟻民蟻丘蟻酸蟻王蟻冢
【漢典】

蟻 國語辭典

蟻ㄧˇyǐ
名
  1. 螞蟻,蟻科昆蟲的總稱。一般體小,有黑、褐、紅等色,體分頭、胸、腹三部分。職分女王蟻、雄蟻、工蟻三種。喜於地下築巢群居,種類很多。

  2. 酒面的泡沫、酒中的渣滓。《文選·張衡·南都賦》:「醪敷徑寸,浮蟻若萍。」唐·杜甫〈正月三日歸溪上〉詩:「蟻浮仍臘味,鷗泛已春聲。」

  3. 姓。如漢代有蟻逢。

形
  1. 微賤、卑小、不足道的。如:「蟻命」、「蟻驅」、「蟻寇」。

副
  1. 眾多的。《孫子·謀攻》:「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於是寇盜處處蟻合,郡國多以無備,不能制服。」

【漢典】
【申集中】【虫】 蟻·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蟻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蟻·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唐韻】魚倚切【集韻】魚綺切,𠀤音艤。【說文】作螘,蚍蜉也。【爾雅·釋蟲】蚍蜉,大螘。【疏】螘,通名也,其大者別名蚍蜉,俗呼馬蚍蜉。小者卽名螘,齊人呼螘蛘,《方言》曰蚍蜉,齊魯之閒謂之蚼蟓,西南梁益之閒謂之元蚼,燕謂之蛾蛘。其場謂之坻,或謂之垤是也。其大而赤色斑駁者名蠪,一名朾螘,有翅而飛名𧕈,卽飛螘也。【古今注】河內人𠀤河而見人馬數千萬,皆如黍米,遊動往來,以火燒之,人皆是蚊蚋,馬皆是大蟻,故名蟻曰元駒。【續博物志】白蟻聞竹雞之聲化爲水。

又蟻裳。【書·顧命】麻冕蟻裳。【傳】蟻,裳名,色元。

又蟻丘,山名。【莊子·則陽篇】孔子之楚,舍于蟻丘之漿。

又白蟻,馬名。【博物志】周穆王八駿,三曰白蟻。

又浮蟻,醪汁滓酒也。【張衡·南都賦】浮蟻若萍。

又【唐韻古音】魚我切。義同。 【爾雅】本作螘。【禮記】通作蛾。詳蛾字註。

【漢典】
【卷十三】【虫】

↳螘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蟻」字頭,请參考「螘」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蚍蜉也。从虫豈聲。魚綺切

《說文解字注》

(螘)𧖕𧕰也。俗作蚍蜉,非是。今正。蟲部曰:蠶𧕰,大螘也。析言之也。渾言之則凡螘皆曰𧖕𧕰。爾雅:蚍蜉,大螘。小者螘。亦是析言。从虫豈聲。魚綺切。按當魚豈切。古音在十五部。廣韵入尾韵者、古音也。入紙韵者,緣蟻字而合之也。

【漢典】

蟻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i˨˩˦ 唐代读音 *ngyɛ̌日语读音 ARI韩语罗马 UY现代韩语 의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ngie5 ngi5 ni1 [宝安腔] ngi3 li1 [沙头角腔] gni1 [客英字典] ngi5 ngie5 | ni1 [海陆腔] ngie5 ngi5 ni1 [东莞腔] ngi3 [陆丰腔] gne5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ngie4 ni1粤语 ngai5潮州话 hia6 [饶平、潮阳]ngiⁿ6

近代音 影母 齊微韻 上聲 倚小空;中古音 疑母 紙韻 上聲 螘小韻 魚倚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歌部 ;王力系统:疑母 歌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蟻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蟻」孫臏9 「蟻」 「蚁」 「蟻」
          「蟻」漢印徵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蟣
蚁
蛾
螘
𧍽
𧑢
𧔮
𧕶
𡎕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礒(yi3)
    2. 扡(yi3)
    3. 逘(yi3)
    4. 蚁(yi3)
    5. 崺(yi3)
    6. 䭲(yi3)
    7. 苡(yi3)
    8. 旑(yi3)
    9. 乛(yi3)
    10. 已(yi3)
    11. 攲(yi3)
    12. 迱(yi3)
同部首
    1. 蚚
    2. 䗇
    3. 蜿
    4. 螥
    5. 䘎
    6. 螛
    7. 蝝
    8. 蜨
    9. 蝓
    10. 蛅
    11. 蜞
    12. 蝱
同筆畫
    1. 鯩
    2. 韜
    3. 韼
    4. 懲
    5. 纄
    6. 癣
    7. 蘟
    8. 黀
    9. 䥎
    10. 簴
    11. 㦧
    12. 㸉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