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chóng

ㄔㄨㄥˊ

部首 虫

部外 12

總筆畫 18

簡體 虫

虫 𧑉 𧈰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7F2

上下結構

25121425121425121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jju

lilii

iaa

50136

拼音 chóng

注音 ㄔㄨㄥˊ

部首 虫 部外 12總筆劃 18

基本區 87F2筆順 251214251214251214

通

蟲 基本解釋

● 蟲

chóng ㄔㄨㄥˊ 《廣韻》直弓切,平東澄。冬部。


  1. 古時對動物的通稱。如:大蟲;長蟲。《爾雅•釋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集韻•東韻》:「蟲,李陽冰曰:裸毛羽鱗介之總稱。」
  2. 昆蟲。《詩•齊風•雞鳴》:「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
  3. 蟲災。《舊唐書•高宗紀下》:「是歲,天下四十餘州旱及霜蟲,百姓饑乏,關中尤甚。」
  4. 喻指具有某種特點或嗜好的人。如:懶蟲;網蟲。
  5. 地名。春秋鄭國邑名。在今山東省濟寧市東。《左傳•昭公十九年》:「宋公伐邾,圍蟲。」
  6. 姓。《通志•氏族略五》:「蟲氏,漢功臣曲成侯蟲達。」

● 蟲

zhòng ㄓㄨㄥˋ 《廣韻》直衆切,去送澄。


  1. 蟲咬。《廣韻•送韻》:「蟲,蟲食物。」

● 蟲

tóng ㄊㄨㄥˊ 《集韻》徒冬切,平冬定。冬部。


  1. 〔蟲蟲〕後作「爞爞」。熱氣蒸人的樣子。《詩•大雅•雲漢》:「旱既大甚,蘊隆蟲蟲。」

英語 worms; insects

德語 Insekt, Wurm (S, Bio)​,Wurm (S, Bio)​,Chong (Eig, Fam)​,Radikal Nr. 142 = Wurm, Insekt (S)

法語 insecte,ver

【漢典】

蟲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蟲

蟲 chóng

名

(1) (會意。从三蟲,本義是動物的總名,古時包括人在內,都可以“蟲”稱之。後詞義縮小,主指昆蟲,但老虎還可稱“大蟲”。)

(2) 同本義 [insect]

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說文》

風爲蟲。——《孔子家語·執轡》

煩氣爲蟲。——《淮南子·精神》

禽獸蟲蛾。——《列子·黃帝》

蟲飛薨薨。——《詩·齊風·桑柔》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人民不勝蟲蛇。——《韓非子·五蠹》

又如:蟲豸(昆蟲;蟲子);蟲蛭(小蟲子);蟲天(百蟲能各自適應所處的環境);蟲吊(蟲聲。其聲悽切,有如弔問);蟲出(人死後數日則屍體生蟲。喻死後不得入土安葬)

肉腐出蟲。——《荀子》

(3) 古代泛指所有的動物 [animal]

蛟蟲死。——《呂氏春秋·覽冥》

又如:長蟲(大蟲。方言。指老虎);蟲蝦(指魚蝦);蟲蝨(泛指蛀蟲);蟲網(謂蜘蛛佈網)

(4) 蟲災 [plague of insects]。

如:蟲霜水旱(指農田的四大害);蟲妖(蟲類造成的災害。多指蝗災)

常用詞組


蟲吃牙蟲害蟲膠蟲情蟲蝕蟲牙蟲災蟲子
 
【漢典】

蟲 國語辭典

蟲ㄔㄨㄥˊchóng
名
  1. 昆蟲的總稱。

  2. 古代對動物的通稱。如老虎稱為「大蟲」,蛇稱為「長蟲」。

  3. 輕蔑他人的言語。如:「懶蟲」、「可憐蟲」。

  4. 姓。如漢代有蟲達。

【漢典】
【申集中】【虫】 蟲·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蟲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蟲·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唐韻】直弓切【集韻】【韻會】【正韻】持中切,𠀤音种。【說文】从三虫,象形。凡蟲之屬皆从蟲。【大戴禮】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爲之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爲之長。有甲之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爲之長。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爲之長。有倮之蟲三百六十,而聖人爲之長。【爾雅·釋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外骨內骨,郤行仄行,連行紆行,以脰鳴者,以注鳴者,以旁鳴者,以翼鳴者,以股鳴者,以胷鳴者,謂之小蟲之屬,以爲雕琢。【大戴禮】二九十八,八主風,風主蟲。故蟲八月化也。【荀子·勸學篇】肉腐出蟲。

又【詩·大雅】蘊隆蟲蟲。【傳】蟲蟲而熱也。

又桃蟲,鳥名。【詩·周頌】肇允彼桃蟲。【傳】桃蟲,鷦也,鳥之始小終大者。

又【書·益稷】華蟲作繪。【孔註】雉也。

又地名。【左傳·昭十九年】宋公伐邾,圍蟲三月。【註】蟲,邾邑。

又書名。【魏志·裴松之註】邯鄲淳善蒼雅蟲篆。

又姓。【前漢·功臣表】曲成侯蟲達。

又直衆切,音仲。與蚛同,蟲食物也。

又【集韻】徒冬切,音彤。【爾雅·釋訓】爞爞,薰也。爞或作蟲。【羣經音辨】蘊隆蟲蟲,蟲字又音徒冬切。 【韻會】俗作虫,非。

 

【漢典】
【卷十三】【蟲】

蟲 《說文解字》

【卷十三】【蟲】
《說文解字》

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从三虫。凡蟲之屬皆从蟲。直弓切

《說文解字注》

(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有舉渾言以包析言者,有舉析言以包渾言者,此蟲豸析言以包渾言也。蟲者,蝡動之緫名。前文旣詳之矣。故衹引爾雅釋蟲之文,豸者,獸長脊行豸豸然欲有所伺殺形也。本謂有足之蟲,因凡蟲無足者,其行但見長脊豸豸然,故得叚借豸名。今人俗語云蟲豸。詩:溫隆蟲蟲。毛傳曰:蟲蟲而𤍠也。按蟲蟲葢融融之叚借。韓詩作烔,許所不取。从三虫。人三爲眾,虫三爲蟲,蟲猶眾也。直弓切。九部。凡蟲之屬皆从蟲。

【漢典】

蟲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uŋ˧˥ 唐代读音 *djhiung日语读音 MUSHI韩语罗马 CHWUNG现代韩语 충越南语 trùng

客家话 [客英字典] chung2 [沙头角腔] cung2 [宝安腔] cung2 [海陆腔] chung2 [梅县腔] chung2 [台湾四县腔] cung2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粤语 cung4

近代音 穿母 東鍾韻 平聲陽 重小空;中古音 澄母 東韻 平聲 蟲小韻 直弓切 三等 合口;澄母 送韻 去聲 仲小韻 直衆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冬部 ;王力系统:定母 冬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蟲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楷書 楷書 楷書
    「蟲」 包2.191 「蟲」 睡.法179 「蟲」 說文‧蟲部 「蟲」 「虫」 「蟲」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虫
𧑉
𧈰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緟(chong2)
    2. 爞(chong2)
    3. 崈(chong2)
    4. 种(chong2)
    5. 㓽(chong2)
    6. 蝩(chong2)
    7. 重(chong2)
    8. 虫(chong2)
    9. 褈(chong2)
    10. 㹐(chong2)
    11. 䌬(chong2)
    12. 隀(chong2)
同部首
    1. 螂
    2. 蠟
    3. 蜞
    4. 䗃
    5. 䖡
    6. 蟑
    7. 蛇
    8. 虲
    9. 蛜
    10. 蝝
    11. 蜏
    12. 螥
同筆畫
    1. 殯
    2. 䆄
    3. 儮
    4. 霣
    5. 簛
    6. 襗
    7. 颹
    8. 豐
    9. 譃
    10. 謮
    11. 䉉
    12. 躿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