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guǐ

ㄍㄨㄟˇ

部首 虫

部外 9

總筆畫 15

蜲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7E1

左右结构

2512143443355544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eto

libhf

ipyu

52127

拼音 guǐ

注音 ㄍㄨㄟˇ

部首 虫 部外 12總筆劃 18

統一碼 87E1筆順 251214344335554444

蟡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蟡

guǐ ㄍㄨㄟˇ

     ◎ 古書上說的一種像蛇的水中動物。

© 漢典
【申集中】【虫】 蟡·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蟡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蟡·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唐韻】過委切【集韻】古委切,𠀤音詭。【類篇】涸水之精曰蟡。【管子·水地篇】涸川之精者生于蟡。蟡者,一頭而兩身,其形若蛇,其長八尺。

又【玉篇】於爲切。義同。

© 漢典

蟡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uei˨˩˦ 越南语 ve

近代音 中古音 影母 支韻 平聲 逶小韻 於爲切 三等 合口;見母 紙韻 上聲 詭小韻 過委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齊部 ;王力系统:見母 支部 ;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蟡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蟡」 郭.唐.21「逶」 說文‧辵部「蟡」
「」 郭.老甲.32「蟡」 說文或體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蜲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姽(gui3)
    2. 癸(gui3)
    3. 诡(gui3)
    4. 㲹(gui3)
    5. 㧪(gui3)
    6. 朹(gui3)
    7. 蛫(gui3)
    8. 軓(gui3)
    9. 恑(gui3)
    10. 詭(gui3)
    11. 氿(gui3)
    12. 䍯(gui3)
同部首
    1. 蜸
    2. 蜊
    3. 䖟
    4. 蚰
    5. 螨
    6. 䗐
    7. 蟐
    8. 蟬
    9. 䗾
    10. 螕
    11. 䗁
    12. 虾
同筆畫
    1. 鎍
    2. 藨
    3. 謹
    4. 䵥
    5. 鎤
    6. 鏅
    7. 穠
    8. 䒏
    9. 鎩
    10. 蟭
    11. 穫
    12. 颺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