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liú

ㄌㄧㄡˊ

部首 虫

部外 11

總筆畫 17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7C9

左右结构

2512145415413433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nwe

lismh

iyop

57122

拼音 liú

注音 ㄌㄧㄡˊ

部首 虫 部外 11總筆劃 17

統一碼 87C9筆順 25121454154134333

蟉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蟉

liú ㄌㄧㄡˊ

     ◎ 〔~虯(qiú)〕蜷曲,盤曲,如“玄螭蟲象並出進兮,形~~而逶迤。”

© 漢典
【申集中】【虫】 蟉·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蟉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蟉·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唐韻】力幽切,音鏐。𧍘蟉,龍貌。

又【韻會】力九切,音柳。【前漢·司馬相如傳】靑龍蚴蟉于東廂。【師古註】蚴蟉,行動貌。

又【正韻】渠尤切【廣韻】渠黝切,𠀤音虯。義同。

又【集韻】力弔切,音料。蜩蟉。詳蜩字註。 或作繆。

© 漢典
【卷十三】【虫】

蟉 《说文解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𧍘蟉也。从虫翏聲。力幽切

『說文解字注』

(蟉)𧍘蟉也。从虫。翏聲。力幽切。亦上聲。三部。

© 漢典

蟉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ou˧˥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liu2 liau5 [客英字典] liu2 [海陆腔] liu2 liau6粤语 lau4

近代音 中古音 群母 幽韻 平聲 虯小韻 渠幽切 三等 開口;來母 幽韻 平聲 鏐小韻 力幽切 三等 開口;群母 黝韻 上聲 蟉小韻 渠黝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蕭部 ;王力系统:來母 幽部 ;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蟉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蟉」 說文‧虫部「蟉」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飀(liu2)
    2. 驑(liu2)
    3. 飗(liu2)
    4. 硫(liu2)
    5. 媹(liu2)
    6. 䚧(liu2)
    7. 䶉(liu2)
    8. 裗(liu2)
    9. 嚠(liu2)
    10. 骝(liu2)
    11. 漻(liu2)
    12. 蒥(liu2)
同部首
    1. 䗢
    2. 蟈
    3. 虴
    4. 蜸
    5. 蜗
    6. 蛓
    7. 螂
    8. 䖰
    9. 蚇
    10. 蝷
    11. 螫
    12. 蜧
同筆畫
    1. 懦
    2. 竲
    3. 穙
    4. 鞠
    5. 矰
    6. 齔
    7. 䫏
    8. 䨨
    9. 䫑
    10. 縵
    11. 螲
    12. 嬷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