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ié

zhì

ㄉㄧㄝˊ

ㄓˋ

部首 虫

部外 11

總筆畫 17

𧍱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7B2

左右结构

25121444534154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pwf

lijcg

iwhb

53114

拼音 dié zhì

注音 ㄉㄧㄝˊ ㄓˋ

部首 虫 部外 11總筆劃 17

統一碼 87B2筆順 25121444534154121

螲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螲

dié ㄉㄧㄝˊ

     ◎ 〔~蟷〕一種生活在地下的蜘蛛,黑褐色,在土裏打穴,穴口有蓋,可以開合,伺小蟲經過,翻蓋捕捉。

其它字義


● 螲

zhì ㄓˋ

     ◎ 〔螻~〕螻蛄。

© 漢典

螲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螲 dié

另見 zhì

常用詞組


螲蟷
 

基本詞義


◎ 螲 zhì

另見 dié

常用詞組


螲螻
© 漢典

螲 國語辭典

螲ㄉㄧㄝˊdié
  1. 參見「螲蟷 」條。

© 漢典
【申集中】【虫】 螲·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螲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螲·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唐韻】【集韻】𠀤陟栗切,音窒。蟲名。【玉篇】螻蛄也。【揚子·方言】螻螲謂之螻蛄。

又【類篇】丁結切,音𦄔。【爾雅·釋蟲】王,蛈蜴。【註】卽螲蟷,似蜘蛛,在穴中,有蓋。 或作𧍱。

© 漢典

螲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iɛ˧˥; tʂʅ˥˧

客家话 [海陆腔] zhit7 [客英字典] zhit7 [台湾四县腔] tsiit7粤语 dit6 zat6

近代音 中古音 知母 質韻 入聲 窒小韻 陟栗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屑部 ;王力系统:端母 質部 ;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螲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𧍱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㩸(die2)
    2. 詄(die2)
    3. 㩹(die2)
    4. 瓞(die2)
    5. 喋(die2)
    6. 䴑(die2)
    7. 疊(die2)
    8. 䳻(die2)
    9. 鲽(die2)
    10. 柣(die2)
    11. 䘭(die2)
    12. 碟(die2)
    13. 滍(zhi4)
    14. 㗌(zhi4)
    15. 豑(zhi4)
    16. 轾(zhi4)
    17. 俧(zhi4)
    18. 智(zhi4)
    19. 偫(zhi4)
    20. 乿(zhi4)
    21. 滯(zhi4)
    22. 贄(zhi4)
    23. 鴙(zhi4)
    24. 庢(zhi4)
同部首
    1. 䖩
    2. 蜲
    3. 蝡
    4. 蜭
    5. 䗵
    6. 蠧
    7. 蝮
    8. 蛯
    9. 蠪
    10. 蛻
    11. 蚸
    12. 蚄
同筆畫
    1. 騁
    2. 竀
    3. 禬
    4. 謢
    5. 攃
    6. 檓
    7. 𠐓
    8. 聯
    9. 嬶
    10. 䟆
    11. 鳋
    12. 虧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