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ān

ㄅㄢ

部首 虫

部外 10

總筆畫 16

𧏘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78C

上下结构

335414355425121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emj|tuwj

helmi

pyqi

27136

拼音 bān

注音 ㄅㄢ

部首 虫 部外 10總筆劃 16

統一碼 878C筆順 3354143554251214

螌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螌

bān ㄅㄢˉ

     ◎ 〔~蝥(máo)〕同“斑蝥”,昆蟲,身體黑色,鞘翅上有黃黑色斑紋,關節處能分泌黃色毒液。

英語 a striped, poisonous fly

© 漢典

螌 國語辭典

螌ㄅㄢbān
  1. 參見「螌蝥 」條。

© 漢典
【申集中】【虫】 螌·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螌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螌·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集韻】逋還切,音班。【說文】螌蝥,毒蟲也。【博雅】螌蝥,晏靑也。【本草】一名斑貓,所在有之,長五六分,黃足斑文,鳥腹尖喙。《神農本草經》云:春食芫花爲芫靑,夏食葛花爲亭長,秋食豆花爲螌蝥,冬入地中爲地膽。

又蒲官切,音槃。負螌,臭蟲。通作盤。

© 漢典
【卷十三】【虫】

螌 《说文解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螌蝥,毒蟲也。从虫般聲。布還切

『說文解字注』

(螌)螌蝥、逗。雙聲。毒蟲也。本艸經蟲部下品曰。斑猫。味辛寒。有毒。一名龍尾。諸家云。大豆葉上取之。長五六分。甲上黃黑斑文。烏腹尖喙。按斑猫俗字也。从虫。般聲。布還切。十四部。

© 漢典

螌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Ąn˥ 韩语罗马 PAN现代韩语 반

客家话 [客英字典] ban1 [台湾四县腔] ban1 [梅县腔] ban1 [海陆腔] ban1粤语 baan1

近代音 中古音 幫母 𠜂韻 平聲 班小韻 布還切 二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寒部 ;王力系统:幫母 元部 ;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螌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螌」 說文‧虫部「螌」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𧏘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搬(ban1)
    2. 朌(ban1)
    3. 𠔀(ban1)
    4. 癍(ban1)
    5. 褩(ban1)
    6. 𠔯(ban1)
    7. 頒(ban1)
    8. 扳(ban1)
    9. 鳻(ban1)
    10. 攽(ban1)
    11. 斒(ban1)
    12. 班(ban1)
同部首
    1. 螛
    2. 蠃
    3. 蚥
    4. 蠅
    5. 蛰
    6. 蜎
    7. 蟻
    8. 螺
    9. 蚰
    10. 蛇
    11. 蜫
    12. 䗒
同筆畫
    1. 㹑
    2. 䨚
    3. 薋
    4. 䈮
    5. 聬
    6. 㯕
    7. 篳
    8. 餤
    9. 諺
    10. 邂
    11. 憶
    12. 䁢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