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guō

ㄍㄨㄛ

部首 虫

部外 8

總筆畫 14

繁體 蟈

蟈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748

左右结构

2512142511214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lgy

liwmi

ijcs

56100

拼音 guō

注音 ㄍㄨㄛ

部首 虫 部外 8總筆劃 14

統一碼 8748筆順 25121425112141

標

蝈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蟈

(蟈)

guō ㄍㄨㄛˉ

  1. 〔~~兒(guor )〕昆蟲,身體綠色或褐色,翅短,腹大,善於跳躍。雄的前翅根部有發聲器,能振翅發聲。對植物有害。
  2. (蟈)

英語 small green frog; cicada

德語 Cyrtophyllus sp. (eine Art Heuschrecke)​ (Eig, Bio)

法語 petite grenouille verte,cigale

© 漢典

蝈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蟈

蟈 guō

〈名〉

蛤蟆 [frog]

蟈氏,下士一人,徒二人。——《周禮》。鄭玄注:“蟈,今御所食蛙也。”

常用詞組


蟈蟈兒
© 漢典
【申集中】【虫】 蟈·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蟈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蝈”字頭,請參考“蟈”字。)
【申集中】【虫】 蟈·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唐韻】【韻會】𠀤古獲切,音馘。【玉篇】蛙別名。【禮·月令】螻蟈鳴。【註】螻蟈,蛙也。【急就篇註】蛙,一名螻蟈,色靑,小形而長股。【周禮·秋官·蟈氏註】蟈,今御所食蛙也。字从虫國聲。別詳蛙字註。

© 漢典
【】【】

蟈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蝈”字頭,請參考“蟈”字:)
【】【】
『說文解字注』
佀蜥易長一丈。當同鼉下云長丈許。水潛蚕人卽浮。出日南也。劉注吴都賦曰。異物志云。鰐魚長二丈餘。有四足。似鼉。喙長三尺。甚利齒。虎及大鹿渡水。鳄擊之皆中𣃔。生子則出在沙上乳卵。卵如鴨子。亦有黃白。可食。其頭𤥨去齒。旬日閒更生。廣州有之。按據劉注、則不必日南郡乃有其物也。从虫。屰聲。吾各切。五部。俗作?、鰐、鱷。
© 漢典

蝈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uo˥

粤语 gwok3

吴语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蝈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蟈」。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蜮」 說文‧虫部「蟈」 「蝈」「蝈」
「蟈」 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蟈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崞(guo1)
    2. 锅(guo1)
    3. 咶(guo1)
    4. 嘓(guo1)
    5. 𠅪(guo1)
    6. 濄(guo1)
    7. 郭(guo1)
    8. 鍋(guo1)
    9. 堝(guo1)
    10. 聒(guo1)
    11. 啯(guo1)
    12. 渦(guo1)
同部首
    1. 蚕
    2. 蝄
    3. 䗍
    4. 螄
    5. 䗔
    6. 螯
    7. 䗢
    8. 螭
    9. 䗵
    10. 蟒
    11. 﨡
    12. 螚
同筆畫
    1. 摝
    2. 蔝
    3. 瞀
    4. 䟽
    5. 蜸
    6. 蝁
    7. 蜛
    8. 鄱
    9. 綠
    10. 漊
    11. 㮿
    12. 維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