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ōng

ㄙㄨㄥ

部首 虫

部外 8

總筆畫 14

蚣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719

左右結構

25121412343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swc

lidci

ifoz

58132

拼音 sōng

注音 ㄙㄨㄥ

部首 虫 部外 8總筆劃 14

基本區 8719筆順 25121412343454

蜙 基本解釋

● 蜙

sōng ㄙㄨㄥ《廣韻》息恭切,平鍾心。東部。


  1. 〔蜙蝑〕也作「蚣蝑」。即螽斯。《爾雅•釋蟲》:「蜤螽,蜙蝑。」《説文•虫部》:「蜙,蜙蝑。以股鳴者。蚣,蜙或省。」
【漢典】

蜙 國語辭典

蜙ㄙㄨㄥsōng
名
  1. 蜙蝑:動物名。即螽斯。觸角細長,體綠褐色,能發聲,雌者體大,尾端有產卵器。食害農作物。《爾雅·釋蟲》:「蜤螽,蜙蝑。」宋·邢昺·疏:「蜤螽,周南作螽斯,七月作斯螽……一名蜙蝑。」

【漢典】
【申集中】【虫】 蜙·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蜙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蜙·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唐韻】息恭切【集韻】思恭切,𠀤音淞。【玉篇】蟲名。【爾雅·釋蟲】蜤螽,蜙蝑。【疏】一名蜙蝑,一名蜙䗥,一名𧐍𧑓。陸璣云:𧐍箕卽𧐍𧑓,蝗類也。【酉陽雜俎】蜙蝑股鳴。餘詳螽字註。

又【集韻】蘇叢切,音𢤄。義同。 或作𧌻、蚣。

【漢典】
【卷十三】【虫】

蜙 《說文解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蜙蝑,以股鳴者。从虫松聲。蚣,蜙或省。息恭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古紅切,以爲蜈蚣蟲名。

《說文解字注》

(蜙)蜙蝑,雙聲。舂黍也。詩釋文曰:楊雄、許愼皆云舂黍。陸氏所據有此三字,今補。周南傳曰:斯螽,蜙蝑也。豳風傳曰:螽斯,蜙蝑也。釋蟲曰:蜤螽,蜙蝑。舍人曰:今所謂舂黍也。方言曰:舂黍謂之蜙蝑。詩斯螽卽螽斯。爾雅蜇卽斯。蜙蝑、舂黍皆雙聲,蜙舂、蝑黍又曡韵。陸璣疏曰:幽州人謂之舂箕,蝗類也。㠯股鳴者。考工記梓人文。鄭曰:股鳴,蜙蝑動股屬。七月曰:五月斯螽動股。从虫松聲。息恭切。九部。陸氏引許愼思弓反。

(蚣)蜙或省。毛詩如此作。

【漢典】

蜙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uŋ˥

近代音 中古音 心母 鍾韻 平聲 蜙小韻 息恭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東部 ;王力系统:心母 東部 ;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蜙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蜙」 說文‧虫部「蜙」
「蚣」 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蚣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崧(song1)
    2. 鬆(song1)
    3. 檧(song1)
    4. 娀(song1)
    5. 㣝(song1)
    6. 忪(song1)
    7. 揔(song1)
    8. 庺(song1)
    9. 凇(song1)
    10. 梥(song1)
    11. 嵩(song1)
    12. 愡(song1)
同部首
    1. 䖬
    2. 䗁
    3. 蟵
    4. 蛲
    5. 蚓
    6. 蟳
    7. 蝡
    8. 蚐
    9. 蜋
    10. 蟺
    11. 蠤
    12. 蝒
同筆畫
    1. 銑
    2. 甉
    3. 銱
    4. 撾
    5. 鉺
    6. 𠎛
    7. 缥
    8. 熘
    9. 隤
    10. 誑
    11. 㮧
    12. 碭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