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náo

ㄋㄠˊ

部首 虫

部外 6

總筆畫 12

繁體 蟯

蟯 𧑣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6F2

左右结构

251214153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atq

lijpu

ihgr

55112

拼音 náo

注音 ㄋㄠˊ

部首 虫 部外 6總筆劃 12

統一碼 86F2筆順 251214153135

標

蛲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蟯

(蟯)

náo ㄋㄠˊ

     ◎ 蟯蟲,寄生蟲,像線頭,白色,寄生在人的腸內,雌蟲於夜晚爬至肛門處產卵。

英語 worms

德語 Wurmsorte (Parasit im Dickdarm, Med.)​ (S, Med)

© 漢典

蛲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蟯

蟯 náo

〈名〉

蟯蟲 [pinworm]。如:蟯蛔(蟯蟲和蛔蟲。泛指人體寄生蟲);蟯瘕(由人體寄生蟲引起的腹中結塊的病)

© 漢典
【申集中】【虫】 蟯·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蟯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蛲”字頭,請參考“蟯”字。)
【申集中】【虫】 蟯·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唐韻】【集韻】𠀤如招切,音饒。【說文】腹中短蟲也。【關尹子·六七篇】我之一身,內變蟯蛔,外烝蝨蚤。【史記·倉公傳】蟯瘕爲病。【柳宗元·罵尸蟲文】短蟯穴胃。

又【集韻】倪幺切,音堯。義同。

© 漢典
【卷十三】【虫】

蟯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蛲”字頭,請參考“蟯”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腹中短蟲也。从虫堯聲。如招切

『說文解字注』
腹中短蟲也。倉公列傳:診其病曰蟯瘕。从虫堯聲。如招切。二部。
© 漢典

蛲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nɑu˧˥

粤语 jiu4

吴语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蛲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蟯」。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蟯」 說文‧虫部「蟯」 「蛲」「蛲」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蟯
𧑣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詉(nao2)
    2. 铙(nao2)
    3. 猱(nao2)
    4. 蟯(nao2)
    5. 怓(nao2)
    6. 獿(nao2)
    7. 䴃(nao2)
    8. 碙(nao2)
    9. 䫸(nao2)
    10. 夒(nao2)
    11. 桡(nao2)
    12. 巎(nao2)
同部首
    1. 蝍
    2. 蜵
    3. 蝂
    4. 䘈
    5. 蟇
    6. 蠎
    7. 蚄
    8. 蜷
    9. 蝝
    10. 蜑
    11. 螻
    12. 蝥
同筆畫
    1. 尋
    2. 聐
    3. 稄
    4. 㛲
    5. 崲
    6. 㻖
    7. 琮
    8. 椡
    9. 揯
    10. 衆
    11. 㰴
    12. 䠵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