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huí

ㄏㄨㄟˊ

部首 虫

部外 6

總筆畫 12

蛔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6D5

左右结构

25121413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deg

likb

igq

54127

拼音 huí

注音 ㄏㄨㄟˊ

部首 虫 部外 6總筆劃 12

統一碼 86D5筆順 251214132511

蛕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蛕

huí ㄏㄨㄟˊ

     ◎ 古同“蛔”:“彼修~恙心,短蟯穴胃。”

英語 the common intestinal worms, the tape-worm

© 漢典
【申集中】【虫】 蛕·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蛕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蛕·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集韻】胡隈切,音回。【說文】腹中長蟲。【柳宗元·罵尸蟲文】脩蛕養心,短蟯穴胃。

又【集韻】虎猥切,音賄。土蟲。 【玉篇】或作蚘、蛔。

© 漢典
【卷十三】【虫】

蛕 《说文解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腹中長蟲也。从虫有聲。戶恢切

『說文解字注』

(蛕)腹中長蟲也。从虫。有聲。户恢切。古音在一部。

© 漢典

蛕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uei˧˥ 日语读音 KAICHIYUU

客家话 [海陆腔] fui2 [客英字典] fui2 [台湾四县腔] fi2粤语 wui5

近代音 中古音 匣母 灰韻 平聲 回小韻 戶恢切 一等 合口;曉母 賄韻 上聲 賄小韻 呼罪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咍部 ;王力系统:匣母 之部 ;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蛕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 曾仲大父友簋西周晚期集成4203「蛕」 說文‧虫部「蛕」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異體字
蛔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㽇(hui2)
    2. 蛔(hui2)
    3. 烠(hui2)
    4. 藱(hui2)
    5. 逥(hui2)
    6. 佪(hui2)
    7. 蜖(hui2)
    8. 痐(hui2)
    9. 鮰(hui2)
    10. 繢(hui2)
    11. 囬(hui2)
    12. 廽(hui2)
同部首
    1. 蝉
    2. 蛳
    3. 䖟
    4. 蟖
    5. 虫
    6. 螺
    7. 蚜
    8. 蟢
    9. 螠
    10. 蜤
    11. 蛗
    12. 蠯
同筆畫
    1. 䍮
    2. 㾖
    3. 䋫
    4. 㻖
    5. 滋
    6. 稈
    7. 甦
    8. 隕
    9. 詟
    10. 間
    11. 筬
    12. 㥡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