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íng

ㄌㄧㄥˊ

部首 虫

部外 5

總筆畫 11

𧕅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6C9

左右结构

25121434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wyc

lioii

iow

58132

拼音 líng

注音 ㄌㄧㄥˊ

部首 虫 部外 5總筆劃 11

統一碼 86C9筆順 25121434454

次 標

蛉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蛉

líng ㄌㄧㄥˊ

  1. 〔白~子〕一種比蚊子小的小飛蟲,喜吸人畜血液,能傳染黑熱病。
  2. 〔螟~〕見“螟”。

英語 dragonfly, libellulidae

德語 Sandmücken

法語 moucheron etc.

© 漢典

蛉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蛉 líng

——“白蛉子” báilíngzi:一種小飛蟲,比蚊子小,吸人畜的血,能傳染黑熱病

© 漢典

蛉 國語辭典

蛉ㄌㄧㄥˊlíng
  1. 參見「螟蛉」、「蜻蛉」等條。

© 漢典
【申集中】【虫】 蛉·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蛉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蛉·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5

【唐韻】【韻會】𠀤郞丁切,音靈。【玉篇】蜻蛉。詳蜻字註。

又螟蛉。【詩·小雅】螟蛉有子。蜾蠃負之。【傳】螟蛉,桑蟲也。【疏】俗謂之桑蟃,亦呼爲戎女。陸璣云:似步屈,其色靑而細小,或在草萊上。

© 漢典
【卷十三】【虫】

蛉 《说文解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蜻蛉也。从虫令聲。一名桑桹。郎丁切

『說文解字注』

(蛉)蜻蛉也。戰國策曰。六足四翼。飛翔乎天地之閒。方言曰。蜻蛉謂之蝍蛉。郭云。江東謂之狐黎。淮南人呼䗧𧉅。音康伊。按淮南書水蠆爲䗓。卽蜻蛉也。今人作蜻蝏、蜻蜓。从虫。令聲。郞丁切。十一部。一曰桑根。一曰猶一名也。今本作一名。

© 漢典

蛉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ŋ˧˥ 韩语罗马 LYENG现代韩语 령

客家话 [梅县腔] lin2 [海陆腔] lin2 [宝安腔] lin2 [台湾四县腔] lin2 [客英字典] lin2 [客语拼音字汇] lin2粤语 ling4

近代音 來母 庚青韻 平聲陽 靈小空;中古音 來母 青韻 平聲 靈小韻 郎丁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青部 ;王力系统:來母 耕部 ;

吴语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蛉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蛉」 說文‧虫部「蛉」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𧕅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袊(ling2)
    2. 欞(ling2)
    3. 苓(ling2)
    4. 夌(ling2)
    5. 䚖(ling2)
    6. 舲(ling2)
    7. 鲮(ling2)
    8. 䔖(ling2)
    9. 铃(ling2)
    10. 酃(ling2)
    11. 绫(ling2)
    12. 笭(ling2)
同部首
    1. 蠋
    2. 䖷
    3. 蛏
    4. 蟫
    5. 䖩
    6. 蝟
    7. 蝿
    8. 螰
    9. 䖣
    10. 䗉
    11. 蝜
    12. 蛈
同筆畫
    1. 䐁
    2. 阎
    3. 渌
    4. 梎
    5. 庾
    6. 𠋭
    7. 偬
    8. 祲
    9. 萍
    10. 釺
    11. 翊
    12. 欳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