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處之泰然

拼音 chǔ zhī tài rán

注音 ㄔㄨˇ ㄓ ㄊㄞˋ ㄖㄢˊ

處之泰然 詞語解釋

解釋

◎ 處之泰然 chǔzhī-tàirán

[take things calmly;remain unruffled] 胸懷豁達,身處艱危或逆境不以爲然

-----------------
國語辭典
處之泰然chǔ zhī tài rán ㄔㄨˇ ㄓ ㄊㄞˋ ㄖㄢˊ
  1. 遇到事情時態度鎮定,神色自若。《宋史.卷四五○.尹穀傳》:「江陵大府,雄據上流,表裡襄、漢,西控巴蜀,南扼湖、廣,兵民雜處,庶務叢集,霆隨事裁決,處之泰然。」《元史.卷一五八.許衡傳》:「家貧躬耕,粟熟則食,粟不熟,則食糠覈菜茹,處之泰然。」也作「泰然居之」、「泰然處之」。近坦然,心安,從容不迫反提心吊膽,驚惶失措,坐臥不安

英語 see 泰然處之|泰然处之[tai4 ran2 chu3 zhi1]

法語 (expr. idiom.)​ prendre les choses calmement, ne pas perdre son calme

© 漢典

處之泰然 成語解釋

【解釋】處:處理,對待;泰然:安然,不以爲意的樣子。若無其事的樣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鎮定。也指對待問題毫不在意。

【出處】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爰初發跡,遘此顛沛,神情玄定,處之彌泰。”

【示例】大赤包聽出瑞宣的諷刺,而~,她尖聲的咯咯的笑了。 ◎老舍《四世同堂》四十八

【近義詞】泰然自若、從容不迫、無動於衷

【反義詞】驚惶失措、驚慌失措、六神無主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形容面對困難與變故的態度

© 漢典

處之泰然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處之泰然

  • 處之泰然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chǔ zhī tài rán,指若無其事的樣子。含褒義,形容碰到困難厄運或異常情況,毫不在乎,鎮定自若。也指對待問題毫不在意。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楚狂子
      2. 儲位
      3. 儲須
      4. 楚棘
      5. 楚舞吳歌
      6. 礎舃
      7. 銀髯
      8. 攀髯
      9. 須髯
      10. 龍髯
      11. 曠肰
      12. 洞燃
    相關詞語
      1. 處罰
      2. 處暑
      3. 處理品
      4. 處和
      5. 處別
      6. 處齊
      7. 通訊處
      8. 逾處
      9. 本處
      10. 沒個是處
      11. 踏破鐵鞋無覓處
      12. 巖居穴處
      13. 然膏
      14. 然石
      15. 然糠照薪
      16. 然薀火
      17. 然腹
      18. 然而
      19. 索然
      20. 伋然
      21. 衝然
      22. 傑然
      23. 自然
      24. 燦然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