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lìng

ㄌㄧㄥˊ

部首 艸

部外 17

總筆畫 23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626

上下结构

12214524444251251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fkk

tmbr

efjj

44661

拼音 lìng

注音 ㄌㄧㄥˊ

部首 艸 部外 17總筆劃 20

統一碼 8626筆順 12214524444251251251

蘦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蘦

lìng ㄌㄧㄥˊ

  1. 甘草。
  2. 古通“零”,零落。
© 漢典

蘦 國語辭典

蘦ㄌㄧㄥˊlíng
名
  1. 植物名。薯蕷科薯蕷屬,多年生蔓草。莖高一公尺,柔軟有節,形似藤,但非藤。葉大呈掌狀,開細白花,其根外褐內黃赤色。主治惡腫瘡瘻、蛇犬咬毒等症狀。《說文解字·艸部》:「蘦,大苦也。」

© 漢典
【申集上】【艸】 蘦·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7

蘦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蘦·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7

【唐韻】郞丁切,音靈。【說文】大苦也。【爾雅·釋草】蘦,大苦。【疏】今甘草也。或曰與苓同,《詩》采苓采苓是也。

又通零。【爾雅·釋詁】落也。【楚辭·遠遊】悼芳草之先蘦。 亦作蕶。

© 漢典
【卷一】【艸】

蘦 《说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大苦也。从艸霝聲。郎丁切

『說文解字注』

(蘦)大苦也。此與前大苦苓也相乖刺。說詳苦字下。从艸。霝聲。郞丁切。十一部。

© 漢典

蘦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ŋ˥˧

粤语 ling4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青韻 平聲 靈小韻 郎丁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青部 ;王力系统:來母 耕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蘦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蘦」 新甲3.215「蘦」 說文‧艸部「蘦」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另(ling4)
    2. 令(ling4)
    3. 炩(ling4)
同部首
    1. 蒗
    2. 蔆
    3. 䓲
    4. 䔃
    5. 蒔
    6. 葍
    7. 䓫
    8. 蔠
    9. 藉
    10. 蕓
    11. 莭
    12. 藚
同筆畫
    1. 巇
    2. 癦
    3. 颥
    4. 鐽
    5. 瀷
    6. 鳟
    7. 鏸
    8. 竇
    9. 嚸
    10. 獻
    11. 攕
    12. 櫷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