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ài

ㄌㄞˋ

部首 艸

部外 16

總筆畫 22

䓶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5FE

上下結構

122125123435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gkm|askm

tdlc

efrl

44986

拼音 lài

注音 ㄌㄞˋ

部首 艸 部外 16總筆劃 19

基本區 85FE筆順 1221251234352511134

藾 基本解釋

● 藾

lài ㄌㄞˋ


  1. 〔~蒿〕即「艾蒿」。
  2. 蔭:「南伯子綦遊乎商之丘,見大木焉,有異,結駟千乘,隱將芘其所~。」

英語 shade

法語 (plante labiée parfumée)​

【漢典】

藾 國語辭典

藾ㄌㄞˋlài
名
  1. 一種草。《爾雅·釋草》:「苹,藾蕭。」晉·郭璞·注:「今藾蒿也。初生亦可食。」

  2. 蔭。《莊子·人間世》:「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見大木焉,有異,結駟千乘,隱將芘其所藾。」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六·莊子音義上》:「向云:『藾,蔭也』,可以蔭芘千乘也。」

【漢典】
【申集上】【艸】 藾·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6

藾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藾·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6

【唐韻】盧蓋切,音賴。【爾雅·釋草】萍,藾蕭。【註】今藾蒿也。

又【韻會】䕃也。【莊子·人閒世】隱將芘其所藾。 【玉篇】又作䓶。

【漢典】

藾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Ąi˥˧ 日语读音 OOU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lai5 [陆丰腔] lai5 [海陆腔] lai6 [梅县腔] lai5 [客英字典] lai5粤语 laai6潮州话 lai6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泰韻 去聲 賴小韻 落蓋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曷部 ;王力系统:來母 月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藾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䓶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鵣(lai4)
    2. 娕(lai4)
    3. 㸊(lai4)
    4. 𠘝(lai4)
    5. 唻(lai4)
    6. 徠(lai4)
    7. 瀨(lai4)
    8. 睞(lai4)
    9. 䲚(lai4)
    10. 櫴(lai4)
    11. 赖(lai4)
    12. 䄤(lai4)
同部首
    1. 䓨
    2. 莾
    3. 莖
    4. 艺
    5. 䔍
    6. 鿊
    7. 蔚
    8. 菠
    9. 䕞
    10. 蓙
    11. 莡
    12. 蓒
同筆畫
    1. 攍
    2. 䥑
    3. 櫐
    4. 騚
    5. 鯕
    6. 鏡
    7. 䦳
    8. 鏪
    9. 隵
    10. 䡳
    11. 騥
    12. 簵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