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藤
名
(1) (形聲。從艹,滕聲。本義:木本蔓生植物的枝莖) 同本義 [cane;rattan; ratan]
石角鉤衣破,藤枝刺眼新。——杜甫《奉陪鄭駙馬韋曲》
丹藤翠蔓。——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交加之藤。——[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如:藤杯(滕制的酒杯。也特指酒杯藤的花,因可當作酒杯用而得名);藤子(某些植物的匍匐莖或攀援莖,可編制器物);藤牌(藤製的盾牌);藤鼓(鼓的一種。由藤蒙皮製成);藤輪(藤製的靠枕);藤蘿(紫藤的通稱);藤紙(古時用藤皮造的紙);藤椅;藤牀;藤籃;葡萄藤;瓜藤;爬藤
常用詞組
【漢典】
藤 國語辭典
名
-
植物名。棕櫚科黃藤屬,藤本。莖細長有節,光滑。葉為羽狀複葉,叢生枝梢,線形或披針形,先端尖銳,細鋸齒緣。總葉柄上部特別延長而不生小葉,裡側具逆刺藉以攀緣上升。葉鞘滿被銳刺。雌雄異株,圓錐花序頂生。開黃綠色花,具異臭。果實橢圓形,熟時黃色。莖加工煙燻,為藤工原料,可編製各種家具。
-
蔓生植物的卷鬚或莖。如:「葡萄藤」、「南瓜藤」。
-
姓。如明代有藤文澤。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