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lěi

ㄌㄟˇ

部首 艸

部外 13

總筆畫 19

藟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57E

上下結構

1221452444425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flf

tmbw

efki

44601

拼音 lěi

注音 ㄌㄟˇ

部首 艸 部外 13總筆劃 16

基本區 857E筆順 1221452444425121

次 通 標

蕾 基本解釋

● 蕾

lěi ㄌㄟˇ


  1. 含苞未放的花,花骨朵:花~。蓓~。~鈴。

英語 buds, unopened flowers

德語 Knospen treiben, Knospe (S)

法語 bourgeon

【漢典】

蕾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蕾 lěi

名

(形聲。從艸,雷聲。本義:含苞未放的花朵) 同本義 [flower bud]。如:花蕾;蓓蕾

【漢典】

蕾 國語辭典

蕾ㄌㄟˇlěi
名
  1. 含苞未開的花。如:「花蕾」、「蓓蕾」。

【漢典】
【申集上】【艸】 蕾·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蕾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蕾·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唐韻】落猥切,音磊。蓓蕾,花綻貌。【韻會】始華也。

【漢典】
【卷一】【艸】

↳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蕾」字頭,请參考「藟」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艸也。从艸畾聲。《詩》曰:“莫莫葛藟。”一曰秬鬯也。力軌切

《說文解字注》

(藟)艸也。詩七言葛藟,陸璣云:藟一名巨荒,似燕薁,亦延蔓生,葉如艾,白色,其子赤,可食,酢而不美,幽州謂之椎藟。開寶本艸及圖經皆謂卽千歲蘽也。按凡藤者謂之藟,系之艸則有藟字,系之木則有蘽字,其實一也。戴先生詩補注説葛藟猶言葛藤。爾雅山櫐虎櫐,山海經卑山多櫐皆是也。然鄭君周南箋云葛也,藟也,分爲二物,與許合。葛與藟皆藤生,故詩多類舉之。左氏亦云:葛藟猶能庇其木根。藤古衹作縢,謂可用緘縢也。山海經傳曰:櫐一名縢。从艸畾聲。力軌切。十五部。詩曰:莫莫葛藟。大雅旱麓文。一曰秬鬯。此字義别説也。秬鬯之酒,𩰪而後鬯。凡字從畾聲者,皆有𩰪積之意,是以神名鬱壘。上林賦云:隱轔鬱𡾊。秬鬯得名藟者,義在乎是。其字從艸者,釀芳艸爲之也。

【漢典】

蕾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ei˨˩˦ 日语读音 TSUBOMI韩语罗马 LOY现代韩语 뢰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lui3 [客语拼音字汇] lui2 [海陆腔] lui3 [梅县腔] lui3 [客英字典] lui3 lui2 [宝安腔] lui2粤语 leoi4 leoi5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蕾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藟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礧(lei3)
    2. 㼍(lei3)
    3. 礌(lei3)
    4. 㰐(lei3)
    5. 㙼(lei3)
    6. 厽(lei3)
    7. 㿔(lei3)
    8. 瘣(lei3)
    9. 㒦(lei3)
    10. 洡(lei3)
    11. 㵽(lei3)
    12. 誄(lei3)
同部首
    1. 莭
    2. 萃
    3. 䒯
    4. 䒖
    5. 蘰
    6. 藴
    7. 䕮
    8. 薩
    9. 葈
    10. 䓼
    11. 芀
    12. 菟
同筆畫
    1. 璢
    2. 襒
    3. 㡣
    4. 瞖
    5. 錧
    6. 瞥
    7. 䆼
    8. 鮖
    9. 褰
    10. 䳇
    11. 憾
    12. 彛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