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ì

ㄙˋ

部首 艸

部外 13

總筆畫 19

𧀳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57C

上下结构

1221211154511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dvh|advg

tsiq

ecxb

44757

拼音 sì

注音 ㄙˋ

部首 艸 部外 13總筆劃 16

統一碼 857C筆順 1221211154511112

蕼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蕼

sì ㄙˋ

  1. 堇草。
  2. 寬舒:“士君子之容……儼然,壯然,祺然,~然。”
  3. 草初生柔細的樣子。
© 漢典
【申集上】【艸】 蕼·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蕼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蕼·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唐韻】【集韻】𠀤息利切,音四。菫也。【說文】赤蕼也。

又【類篇】芮也。

又【字彙補】與肆同。寬舒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祺然,蕼然。

© 漢典
【卷一】【艸】

𧀳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蕼”字頭,請參考“𧀳”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赤𧀳也。从艸𨽸。息利切

『說文解字注』

(𧀳)赤蕼也。从艸。肆聲。息利切。十五部。

© 漢典

蕼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sɿ˥˧

客家话 [梅县腔] si5粤语 sei3

近代音 中古音 心母 至韻 去聲 四小韻 息利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屑部 ;王力系统:心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蕼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蕼」 說文‧艸部「蕼」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𧀳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洠(si4)
    2. 涘(si4)
    3. 飴(si4)
    4. 梩(si4)
    5. 姒(si4)
    6. 価(si4)
    7. 銉(si4)
    8. 覗(si4)
    9. 俟(si4)
    10. 驷(si4)
    11. 四(si4)
    12. 𠒃(si4)
同部首
    1. 菿
    2. 茧
    3. 芋
    4. 蓖
    5. 菣
    6. 䔬
    7. 蒠
    8. 蒃
    9. 䓒
    10. 䓯
    11. 藵
    12. 芳
同筆畫
    1. 颡
    2. 縕
    3. 䞁
    4. 㵬
    5. 膮
    6. 膙
    7. 鮃
    8. 鴝
    9. 醚
    10. 縍
    11. 覦
    12. 㷶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