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蔽聪塞明

拼音 bì cōnɡ sè mínɡ

注音 ㄅㄧˋ ㄘㄨㄥ ㄙㄜˋ ㄇㄧㄥˊ

蔽聪塞明 詞語解釋

解釋

◎ 蔽聰塞明 bìcōng-sèmíng

[not perceptive] 堵塞耳朵,矇住眼睛。對外界事物不聞不問

二是對於現實要‘蔽聰塞明’,麻木冷靜,不受感觸。——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

-----------------
國語辭典
蔽聰塞明bì cōng sè míngㄅㄧˋ ㄘㄨㄥ ㄙㄜˋ ㄇㄧㄥˊ
  1. 蒙住耳目。比喻對外界事物不予聞問。如:「人活著,有些時候不妨蔽聰塞明,麻木一些。」

© 漢典

蔽聪塞明 成語解釋

蔽聰塞明

【解釋】蔽:遮;聰:聽覺靈敏;明:看得清楚。掩住耳朵,擋住眼睛。比喻對客觀事物不聞不問。

【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二、是對於現實要‘蔽聰塞明’,麻木冷靜,不受感觸,先由努力,後成自然。”

【近義詞】不聞不問、蔽明塞聰

【反義詞】耳聰目明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 漢典

蔽聪塞明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蔽聰塞明

  • 蔽聰塞明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ì cōng sè míng,解釋是蔽:遮;聰:聽覺靈敏;明:看得清楚。掩住耳朵,擋住眼睛。比喻對客觀事物不聞不問。出處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二、是對於現實要‘蔽聰塞明’,麻木冷靜,不受感觸,先由努力,後成自然。”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壁间蛇影
      2. 陛卫
      3. 闭系
      4. 閟祠
      5. 躃金
      6. 碧空
    相關詞語
      1. 蔽屣
      2. 蔽膝
      3. 蔽塞
      4. 蔽隔
      5. 蔽罪
      6. 蔽锢
      7. 雝蔽
      8. 翰蔽
      9. 幛蔽
      10. 昏蔽
      11. 屏蔽
      12. 遮蔽
      13. 明强
      14. 明眸皓齿
      15. 明医
      16. 明俊
      17. 明水
      18. 明主
      19. 选言证明
      20. 耳聪目明
      21. 小聪明
      22. 东方未明
      23. 天明
      24. 钦明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