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jiǎng

ㄐㄧㄤˇ

部首 艸

部外 11

總筆畫 17

簡體 蒋

蒋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523

上下結構

1225213354412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nhf|auqf

tvmi

ezrd

44242

拼音 jiǎng

注音 ㄐㄧㄤˇ

部首 艸 部外 11總筆劃 14

基本區 8523筆順 12252133544124

通

蔣 基本解釋

● 蔣

jiǎng ㄐㄧㄤˇ


  1. 見「蔣」。

英語 surname; Hydropyrum latifalium

德語 Jiang (Eig, Fam)

法語 (nom de famille)​

【漢典】

蔣 國語辭典

蔣ㄐㄧㄤˇjiǎng
名
  1. 茭白筍的別名。參見「茭白筍 」條。

  2. 國名。姬姓。春秋時為楚國所滅。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固始縣西北的蔣鄉。

  3. 姓。如清代有蔣士銓。

【漢典】
【申集上】【艸】 蔣·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蔣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蔣·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唐韻】卽良切【集韻】資良切,𠀤音漿。【說文】苽蔣。【前漢·司馬相如傳】蔣芋靑薠。

又【廣韻】卽兩切,音槳。【左傳·僖二十四年】凡蔣邢茅。

又山名。【晉書·成帝紀】蘇峻至于蔣山。

又水名。【水經注】涂水南與蔣谷水合流出蔣谿。

又姓。

又【韻會】菰蔣,亦作上聲。

【漢典】
【卷一】【艸】

蔣 《說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苽蔣也。从艸將聲。子良切。又,即兩切

《說文解字注》

(蔣)𤓰也。各本作𤓰蔣也。此蔣𤓰也之誤倒耳。今依御覽正。蜀都賦曰。攢蔣叢蒲。从艸。將聲。子良切。十部。

【漢典】

蔣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ɑŋ˨˩˦ 日语读音 MAKOMO HAGEMASU韩语罗马 CANG现代韩语 장

客家话 [海陆腔] ziong3 [宝安腔] ziong3 [台湾四县腔] ziong3 [客英字典] ziong3 [东莞腔] ziong3 [客语拼音字汇] jiong3 [梅县腔] ziong1粤语 zoeng2

近代音 精母 江陽韻 上聲 蔣小空;中古音 精母 陽韻 平聲 將小韻 即良切 三等 開口;精母 養韻 上聲 㢡小韻 即兩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唐部 ;精母 唐部 ;王力系统:精母 陽部 ;精母 陽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蔣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蔣」 說文‧艸部「蔣」「蒋」 「蔣」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蒋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䋌(jiang3)
    2. 䙹(jiang3)
    3. 䁰(jiang3)
    4. 講(jiang3)
    5. 槳(jiang3)
    6. 㯍(jiang3)
    7. 奨(jiang3)
    8. 獎(jiang3)
    9. 耩(jiang3)
    10. 奬(jiang3)
    11. 奖(jiang3)
    12. 港(jiang3)
同部首
    1. 茷
    2. 葐
    3. 蘍
    4. 䒦
    5. 苅
    6. 蔘
    7. 藣
    8. 花
    9. 䔭
    10. 虋
    11. 䔲
    12. 芃
同筆畫
    1. 駇
    2. 碠
    3. 酺
    4. 㸕
    5. 蜫
    6. 雑
    7. 𠖞
    8. 墕
    9. 榍
    10. 䅥
    11. 塷
    12. 䑷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