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蔡元培

拼音 cài yuán péi

注音 ㄘㄞˋ ㄩㄢˊ ㄆㄟˊ

蔡元培 詞語解釋

國語辭典
蔡元培cài yuán péiㄘㄞˋ ㄩㄢˊ ㄆㄟˊ
  1. 人名。(西元1867~1940)​字鶴卿,一字孑民,浙江紹興人。清光緒十八年進士,留學德、法,研究哲學,歷任教育部總長、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任職北大時,以思想自由為辦學宗旨,一時該校蔚成文化運動的中心。著有《中國倫理學史》、《哲學要領》等書,另輯有《蔡元培先生全集》。

英語 Cai Yuanpei (1868-1940)​, liberal educationalist, studied in Germany, President of Peking University 1917-19, minister of education for Guomindang

德語 Cai Yuanpei (Eig, Pers, 1868 - 1940)​

法語 Cai Yuanpei

© 漢典

蔡元培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蔡元培

  • 蔡元培,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漢族,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原籍浙江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進步人士,國民黨中央執委、國民政府委員兼監察院院長。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
  •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時兼任中法大學校長。他早年參加反清朝帝制的鬥爭,民國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個法令——《大學令》。
  • 北伐時期,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後,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員會、籌設中華民國大學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導教育及學術體制改革。1927年參與發起“護國救黨運動”,認爲應當清黨但反對殺人。1928年至1940年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貫徹對學術研究的主張。蔡元培數度赴德國和法國留學、考察,研究哲學、文學、美學、心理學和文化史,爲他致力於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論基礎。1933年,蔡元培倡議創建國立中央博物院,並親自兼任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巔華人公墓。
  • © 漢典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1. 菜饭
      2. 菜腳
      3. 菜市场
      4. 菜館
      5. 菜羊
      6. 菜餚
      7. 支陪
      8. 家陪
      9. 失陪
      10. 倒陪
      11. 欠陪
      12. 驂陪
    相關詞語
      1. 蔡屣延才
      2. 蔡畅
      3. 蔡琰
      4. 蔡女
      5. 蔡倫
      6. 蔡司
      7. 下蔡
      8. 张蔡
      9. 吴蔡
      10. 三蔡
      11. 靈蔡
      12. 千年蔡
      13. 培养
      14. 培土
      15. 培植
      16. 培土器
      17. 培养基
      18. 培因
      19. 饒培
      20. 黄炎培
      21. 劉師培
      22. 譚鑫培
      23. 糊仔栽培
      24. 壘培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