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ù

ㄅㄨˋ

部首 艸

部外 11

總筆畫 17

𩅇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500

上下结构

12241431251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ukb

tyrl

esjy

44627

拼音 bù

注音 ㄅㄨˋ

部首 艸 部外 10總筆劃 13

統一碼 8500筆順 1224143125152

蔀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蔀

bù ㄅㄨˋ

  1. 搭棚用的席:“豐其~,日中見鬥。”
  2. 古曆法的計算單位,十九年爲一章,四章爲一蔀。

英語 screen

德語 beschatten, Ton

法語 natte d'osier,cycle de 76 années

© 漢典

蔀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蔀 bù

〈名〉

(1) 覆蓋於棚架上以遮蔽陽光的草蓆 [straw mat]

豐其蔀。——《易·豐》

(2) 又如:蔀屋(草蓆蓋頂之屋。泛指貧家幽暗簡陋之屋);蔀家(謂大其屋而家設棚席)

(3) 古曆法名詞 [calendar]。我國漢初所傳六種古代曆法,以十九年爲章,章有七閏,四章爲蔀,二十蔀爲紀,六十蔀爲元

© 漢典

蔀 國語辭典

蔀ㄅㄨˋbù
名
  1. 用來遮蔽光線的東西。《易經·豐卦·九四》:「豐其蔀,日中見斗。」三國魏·王弼·注:「蔀,覆曖鄣光明之物也。」

  2. 量詞。古代計算曆法的單位。參見「蔀法 」條。

動
  1. 用席子覆蓋。《易經·豐卦·上六》:「豐其屋,蔀其家。」三國魏·王弼·注:「既豐其屋,又蔀其家,屋厚家覆,誾之甚也。」

© 漢典
【申集上】【艸】 蔀·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蔀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蔀·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唐韻】蒲口切,音瓿。【易·豐卦】豐其蔀。【註】蔀,覆曖,障光明之物也。

又【廣韻】【正韻】𠀤普后切,音剖。小席也。

又【集韻】伴姥切,音簿。𦺗蔀,草也。【博雅】𦺗蔀,魚薺也。

又【詩·大雅·篇首文王受命疏】三統曆,七十二歲爲一蔀,二十蔀爲一紀。【前漢·律歷志】以閏餘一之數爲蔀首。

又【唐韻古音】《易》豐其蔀,《陸德明·釋文》音部。

© 漢典

蔀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u˥˧ 日语读音 SHITOMI韩语罗马 PWU现代韩语 부

客家话 [海陆腔] pu3 [客英字典] pu3 [台湾四县腔] pu3 [梅县腔] piau3粤语 bou6

近代音 中古音 並母 厚韻 上聲 部小韻 蒲口切 一等 開口;滂母 厚韻 上聲 剖小韻 普后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咍部 ;王力系统:並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蔀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𩅇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䝵(bu4)
    2. 䳝(bu4)
    3. 抪(bu4)
    4. 勏(bu4)
    5. 埗(bu4)
    6. 悑(bu4)
    7. 婄(bu4)
    8. 㾟(bu4)
    9. 篰(bu4)
    10. 埔(bu4)
    11. 㳍(bu4)
    12. 䬏(bu4)
同部首
    1. 苞
    2. 蘗
    3. 艻
    4. 菔
    5. 菆
    6. 莠
    7. 荶
    8. 䓒
    9. 䔄
    10. 䓁
    11. 葩
    12. 䓾
同筆畫
    1. 溷
    2. 煃
    3. 筭
    4. 䋪
    5. 㼵
    6. 碘
    7. 兿
    8. 睜
    9. 感
    10. 嗱
    11. 塗
    12. 搒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