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cōng

ㄘㄨㄥ

部首 艸

部外 11

總筆畫 17

簡體 苁

苁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4EF

上下結構

12233234342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twh

thoo

eooi

44281

拼音 cōng

注音 ㄘㄨㄥ

部首 艸 部外 11總筆劃 14

基本區 84EF筆順 12233234342134

蓯 基本解釋

● 蓯

zŏng ㄗㄨㄥˇ《廣韻》作孔切,上董精。東部。


  1. 〔葑蓯〕即蕪菁。《爾雅•釋草》:「須,葑蓯。」

● 蓯

cōng ㄘㄨㄥ《集韻》七恭切,平鍾清。


  1. 〔蓯蓉〕藥草肉蓯蓉、草蓯蓉的統稱。《集韻•鍾韻》:「蓯,蓯蓉,藥名。」

● 蓯

sŏng ㄙㄨㄥˇ《集韻》筍勇切,上腫心。


  1. 〔衝蓯〕相入貌。《集韻•腫韻》:「蓯,衝蓯,相入皃。」《漢書•司馬相如傳》:「騒擾衝蓯,其紛挐兮。」

英語 medicinal herb

法語 Boschniakia glabra

【漢典】

蓯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蓯

蓯 cōng

常用詞組


蓯蓉
【漢典】

蓯 國語辭典

蓯ㄘㄨㄥcōng
  1. 參見「肉蓯蓉 」條。

【漢典】
【申集上】【艸】 蓯·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蓯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蓯·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唐韻】作孔切【集韻】祖動切,𠀤音總。菶蓯,草貌。

又【韻會】草名。【爾雅·釋草】須葑蓯。

又【廣韻】草貌。

又【集韻】七恭切,音鏦。【類篇】肉蓯蓉,藥名。

又荀勇切,音竦。𧘂蓯,相入貌。【史記·司馬相如傳】騷擾𧘂蓯。

【漢典】

蓯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ʰuŋ˥ 日语读音 KABURA韩语罗马 CHONG现代韩语 총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zung3 ciung2 [客英字典] zung3 ciung2 [海陆腔] zung3 ciung2 [客语拼音字汇] qiung2粤语 cung1

近代音 中古音 精母 董韻 上聲 緫小韻 作孔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東部 ;王力系统:精母 東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蓯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苁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聰(cong1)
    2. 囱(cong1)
    3. 潨(cong1)
    4. 怱(cong1)
    5. 鍯(cong1)
    6. 葱(cong1)
    7. 䓗(cong1)
    8. 䢨(cong1)
    9. 騘(cong1)
    10. 聡(cong1)
    11. 繱(cong1)
    12. 瑽(cong1)
同部首
    1. 莨
    2. 蔃
    3. 蓼
    4. 蘍
    5. 䕤
    6. 荦
    7. 蕪
    8. 藝
    9. 藅
    10. 薄
    11. 芕
    12. 蓂
同筆畫
    1. 酼
    2. 䙈
    3. 熀
    4. 貌
    5. 赙
    6. 膍
    7. 跽
    8. 䝴
    9. 𠎎
    10. 𠎦
    11. 㚋
    12. 颮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