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lí

ㄌㄧˊ

部首 艸

部外 10

總筆畫 16

繁體 蘺

蘺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4E0

上下结构

12241345225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ybc|ayrc

tyub

eslz

44227

拼音 lí

注音 ㄌㄧˊ

部首 艸 部外 10總筆劃 13

統一碼 84E0筆順 1224134522554

標

蓠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蘺

(蘺)

lí ㄌㄧˊ

     ◎ 〔江~〕a.紅藻的一種,生長在海灣淺水中,可用來製造瓊脂;b.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

英語 gracilaria verrucosa

法語 Gracilaria confervoides

© 漢典

蓠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蘺

(1) 蘺 lí

(2) ——“江蘺”( jiānglí)

(3) 紅藻的一種。也叫“龍鬚菜”

(4) 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菜

© 漢典
【申集上】【艸】 蘺·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9

蘺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蓠”字頭,請參考“蘺”字。)
【申集上】【艸】 蘺·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9

【唐韻】呂支切【韻會】鄰知切,𠀤音離。【說文】江蘺蘼蕪。【爾雅註】楚謂之蘺,晉謂之䖀,齊謂之茝。【司馬相如·上林賦】被以江蘺。

又【淮南子·秦族訓】蘺先稻熟,而農夫薅之者,不以小利害大穫。【註】蘺,水稗也。

又藩蘺。【前漢·陳涉項籍傳贊】築長城而守藩蘺。

又【唐韻古音】音羅。《離騷》又况揭車與江蘺。叶上華字。

© 漢典
【卷一】【艸】

蘺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蓠”字頭,請參考“蘺”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江蘺,蘼蕪。从艸離聲。呂之切

『說文解字注』
江蘺。逗。蘪蕪。相如賦云:芷若射干,穹竆昌蒲,江離麋蕪。又云:被以江離,糅以麋蕪。是各物明矣。而説者云:江蘺、蘪蕪皆芎𧅓苗也,有二種,似槀本者爲江蘺,似虵牀而香者爲蘪蕪,則芎竆、江蘺、蘪蕪爲一。徐之才藥對亦云:蘪蕪,一名江蘺,芎𧅓苗也。而説文以蘪蕪釋江蘺,且以江蘺卽楚人謂茝者,但楚謂茝爲蘺,不云謂茝爲江蘺也,葢因釋艸有蘄茝蘪蕪之文而合之,茝與蘄茝又未必一物也。从艸。離聲。呂支切。古音在十六部。
© 漢典

蓠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

粤语 lei4潮州话 li5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蓠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蘺」。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蘺」 說文‧艸部「蘺」 「蓠」「蓠」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蘺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廲(li2)
    2. 琍(li2)
    3. 剓(li2)
    4. 睝(li2)
    5. 䍦(li2)
    6. 䉫(li2)
    7. 䊍(li2)
    8. 蟍(li2)
    9. 㴝(li2)
    10. 犂(li2)
    11. 麗(li2)
    12. 鹂(li2)
同部首
    1. 荭
    2. 蒋
    3. 䕠
    4. 菺
    5. 蔕
    6. 蔲
    7. 蕆
    8. 䔷
    9. 莱
    10. 蔂
    11. 荘
    12. 藻
同筆畫
    1. 跩
    2. 蜁
    3. 硻
    4. 嗱
    5. 剾
    6. 鉇
    7. 遨
    8. 㑿
    9. 碂
    10. 䦒
    11. 㗟
    12. 䚁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