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jí

ㄐㄧˊ

部首 艸

部外 10

總筆畫 16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4BA

上下结构

122413413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utd

tkok

etma

44184

拼音 jí

注音 ㄐㄧˊ

部首 艸 部外 10總筆劃 13

統一碼 84BA筆順 1224134131134

標

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蒺

jí ㄐㄧˊ

     ◎ 〔~藜〕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亦稱“蒺藜”,有刺。種子可入藥;b.像“蒺藜”的東西,如“鐵~~”,“~~骨朵”(古代一種兵器)(“藜”均讀輕聲)。

英語 furze; gorse

德語 Erd-Burzeldorn, Erdsternchen (eine Pflanze)​ (Eig, Bio)​,Tribulus terrestris (Eig, Bio)

法語 ajonc

© 漢典

蒺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蒺 jí

(形聲。從艸,疾聲。本義:蒺藜)

常用詞組


蒺藜
© 漢典

蒺 國語辭典

蒺ㄐㄧˊjí
  1. 參見「蒺藜 」條。

© 漢典
【申集上】【艸】 蒺·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蒺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蒺·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唐韻】秦悉切,音疾。【韻會】蒺䔧,藥草。【本草】蒺,疾也。其刺傷人甚疾而利也。

© 漢典

蒺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 日语读音 HAMABISHI韩语罗马 CIL现代韩语 질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cit8 [梅县腔] cit8 [海陆腔] cit8 [客英字典] cit8 [客语拼音字汇] qid6粤语 zat6潮州话 之音8 [饶平、揭阳、潮阳]之因8 ,zib8(chîp) [澄海、饶平、潮阳]zig8(chîk) [揭阳]zêg8(chêk)

近代音 中古音 從母 質韻 入聲 疾小韻 秦悉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從母 屑部 ;王力系统:從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蒺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艥(ji2)
    2. 䩐(ji2)
    3. 诘(ji2)
    4. 㽺(ji2)
    5. 嫉(ji2)
    6. 㮨(ji2)
    7. 叝(ji2)
    8. 諔(ji2)
    9. 齎(ji2)
    10. 䟌(ji2)
    11. 唶(ji2)
    12. 辑(ji2)
同部首
    1. 蔂
    2. 荠
    3. 蒱
    4. 薉
    5. 蔭
    6. 萴
    7. 蔲
    8. 䓲
    9. 萊
    10. 藀
    11. 蕪
    12. 䔮
同筆畫
    1. 㟼
    2. 僋
    3. 尲
    4. 敭
    5. 缞
    6. 腽
    7. 溜
    8. 煜
    9. 酨
    10. 觠
    11. 嫍
    12. 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