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lì

ㄌㄧˋ

部首 艸

部外 10

總筆畫 16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49A

上下结构

12212512543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gkh

tmrb

eajl

44227

拼音 lì

注音 ㄌㄧˋ

部首 艸 部外 10總筆劃 13

統一碼 849A筆順 1221251254312

蒚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蒚

lì ㄌㄧˋ

  1. 蒲草的穗軸。
  2. 山蒜。
  3. 山蒿。
© 漢典
【申集上】【艸】 蒚·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蒚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蒚·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唐韻】郞擊切,音靂。【爾雅·釋草】蒚,山蒜。

又【廣韻】下革切,音覈。【爾雅·釋草】莞,苻蘺。其上,蒚。【玉篇】蒲蒚,謂今蒲頭有臺,臺上有重臺,中出黃卽蒲黃。

又曰山蒿也。

© 漢典
【卷一】【艸】

蒚 《说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夫蘺上也。从艸鬲聲。力的切

『說文解字注』

(蒚)夫離上也。見釋艸。从艸。鬲聲。力的切。十六部。按前旣有莞艸可以作席之文。復出?字。則爾雅?苻離、非可以作席之莞也。

© 漢典

蒚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

潮州话 lêh8

近代音 中古音 匣母 麥韻 入聲 覈小韻 下革切 二等 開口;來母 錫韻 入聲 靂小韻 郎擊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錫部 ;王力系统:來母 錫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蒚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蒚」 乙4721反「蒚」 說文‧艸部「蒚」
甲骨文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銐(li4)
    2. 磿(li4)
    3. 隶(li4)
    4. 溧(li4)
    5. 䟐(li4)
    6. 蜧(li4)
    7. 䘈(li4)
    8. 脷(li4)
    9. 娳(li4)
    10. 镉(li4)
    11. 鳨(li4)
    12. 砅(li4)
同部首
    1. 薂
    2. 菔
    3. 蘡
    4. 葉
    5. 䕿
    6. 蘑
    7. 萢
    8. 莫
    9. 莐
    10. 蘏
    11. 菧
    12. 䓡
同筆畫
    1. 愵
    2. 楢
    3. 睹
    4. 禔
    5. 㝨
    6. 筪
    7. 竪
    8. 谩
    9. 䁆
    10. 暉
    11. 蒲
    12. 嗇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