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wěi

ㄨㄟˇ

部首 艸

部外 9

總筆畫 15

蔿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48D

上下结构

1224355544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yto

tikf

euyu

44327

拼音 wěi

注音 ㄨㄟˇ

部首 艸 部外 9總筆劃 12

統一碼 848D筆順 122435554444

蒍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蒍

wěi ㄨㄟˇ

     ◎ 同“蔿”。

德語 Wei (Eig, Fam)

© 漢典

蒍 國語辭典

蒍ㄨㄟˇwěi
名
  1. 一種草。《說文解字·艸部》:「蒍,艸也。」

  2. 地名。春秋時楚國的邑城。

  3. 姓。如春秋時楚有蒍賈。

© 漢典
【申集上】【艸】 蔿·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蔿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蒍”字頭,請參考“蔿”字。)
【申集上】【艸】 蔿·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唐韻】韋委切,音蘤。【正韻】於鬼切,音洧。草也。

又地名。【左傳·僖二十七年】子玉復治兵于蔿。

又姓。【潛夫論】楚蔿氏皆芊姓也。【說文】晉大夫蔿伯。

又于蔿,歌名。唐魯山令元德秀所作。

又【類篇】呼瓜切,音花。【博雅】蔿譌譁也。

又【集韻】驅爲切,音虧。【揚子·方言】楚、鄭謂獪曰蔿。

又吾禾切,音吪。草名。

© 漢典
【卷一】【艸】

蔿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蒍”字頭,請參考“蔿”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艸也。从艸爲聲。于鬼切

『說文解字注』

(蔿)艸也。晉有士蔿。楚有蔿姓。从艸。爲聲。于委切。古音在十七部。大徐引唐韵于鬼切。鬼字恐誤。左傳蔿薳錯出。薳卽蔿字。

© 漢典

蒍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wei˨˩˦ 韩语罗马 WI

粤语 wai2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蒍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蒍」 說文‧艸部「蒍」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蔿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碨(wei3)
    2. 捼(wei3)
    3. 濻(wei3)
    4. 艉(wei3)
    5. 韡(wei3)
    6. 㥨(wei3)
    7. 嵔(wei3)
    8. 梶(wei3)
    9. 委(wei3)
    10. 韙(wei3)
    11. 媁(wei3)
    12. 䱞(wei3)
同部首
    1. 蘿
    2. 葌
    3. 薼
    4. 䒓
    5. 莿
    6. 蘸
    7. 䒺
    8. 蘒
    9. 芞
    10. 蒆
    11. 蔹
    12. 苂
同筆畫
    1. 跌
    2. 铿
    3. 翕
    4. 㺄
    5. 溲
    6. 喚
    7. 買
    8. 㙓
    9. 堦
    10. 𠔣
    11. 蒏
    12. 喬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