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tuò

ㄊㄨㄛˋ

部首 艸

部外 8

總筆畫 14

繁體 蘀

蘀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41A

上下结构

12212154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rch|arcg

tqeq

edxb

44554

拼音 tuò

注音 ㄊㄨㄛˋ

部首 艸 部外 8總筆劃 11

統一碼 841A筆順 12212154112

萚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蘀

tuò ㄊㄨㄛˋ

  1. 草木脫落的皮或葉。
  2. 古書上說的一種草,根如葵而葉似杏,黃花,莢實。
© 漢典

萚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蘀

蘀 tuò

〈名〉

(1) 草木脫落的皮、葉 [fallen barks and leaves]

蘀兮蘀兮,風其吹女。——《詩·鄭風·蘀兮》

八月其獲,十月隕蘀。——《詩·豳風·七月》

(2) 草名 [a kind of grass]。根如葵而葉似杏,黃花,莢實

© 漢典
【申集上】【艸】 蘀·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6

蘀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萚”字頭,請參考“蘀”字。)
【申集上】【艸】 蘀·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6

【唐韻】他各切【韻會】闥各切,𠀤音託。【說文】草木凡皮葉落陊地爲蘀。【詩·鄭風】蘀兮蘀兮,風其吹汝。【傳】蘀,槁也。

又【豳風】十月隕蘀。

又【西京雜記】葭蘆之未解葉者,謂之紫蘀。

又【字彙補】草名。出甘棗山,葵木而杏葉,見【山海經】。 【玉篇】作𦿙。

© 漢典
【卷一】【艸】

蘀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萚”字頭,請參考“蘀”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艸木凡皮葉落陊地爲蘀。从艸擇聲。《詩》曰:“十月隕蘀。”它各切

『說文解字注』

(蘀)艸木凡皮葉落陊地爲蘀。陊、落也。鍇本作墮。从艸。擇聲。他各切。五部。詩曰。十月殞蘀。豳風文。毛曰。蘀、落也。殞鉉作隕。

© 漢典

萚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ʰuo˥˧

潮州话 toh4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萚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蘀」。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蘀」 說文‧艸部「蘀」 「萚」「萚」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蘀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跅(tuo4)
    2. 毤(tuo4)
    3. 拓(tuo4)
    4. 杝(tuo4)
    5. 涶(tuo4)
    6. 籜(tuo4)
    7. 柝(tuo4)
    8. 唾(tuo4)
    9. 蘀(tuo4)
    10. 嶞(tuo4)
    11. 箨(tuo4)
    12. 毻(tuo4)
同部首
    1. 䓎
    2. 芊
    3. 芟
    4. 蘉
    5. 䔌
    6. 蓕
    7. 苫
    8. 䔑
    9. 藿
    10. 莚
    11. 莾
    12. 葖
同筆畫
    1. 㙋
    2. 偷
    3. 彩
    4. 娺
    5. 菲
    6. 䛀
    7. 婛
    8. 紹
    9. 宿
    10. 桱
    11. 梤
    12. 䚳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